生活另一面|后天下之乐而乐”具体体现在哪?,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二 )


(二)忧民之灾患
范仲淹把民众的日常生活置于心上而时刻忧虑 , 对灾患中百姓的生存冷暖更是忧心如焚 。 试举几例以说明之 。 第一 , 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 , 泰州捍海堰年久失修 , 涨潮时 , 海水倒灌淹没附近的田地 , 致使当地的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 , 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 范仲淹当时正为母亲丁忧 , 然而 , 他“不以一心之戚 , 而忘天下之忧 , 庶乎四海生灵长见太平 。 ”
而“居丧越礼”上书于当时的淮南制置发运使张伦 , 论述修复海堰、治理盐碱之利 , 并最终得以批准 。 第二 ,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 , 长江、淮河流域和京东一带大旱 , 后又发生严重蝗虫灾害 。 “今来关中大旱 , ……无二三分秋苗 , 粟米每斗百五十文足 , 兼乡村无可收籴 , 人心嗷嗷 , 贼盗不少 。 ”
灾民流离失所 , 无以为食 , 只得以野草合晒干之后的蝗虫以果腹 。 灾情上报朝廷 , 时任太常博士的范仲淹以其忧民于水火的博大情怀积极上书给当时的仁宗皇上 , 请求派员视察灾情 , 以慰问苍生 , 解民倒悬 。 但是 , 上书后很长时间 , 毫无消息 , 范仲淹心里焦急而沉重 。 于是 , 在一次上朝时 , 他就当面请问皇上“宫掖中半日不食 , 当何如?今数路艰食 , 安可置而不恤?”还好 , 宋仁宗还算是一个体察民意的好皇上 , 并无龙颜大怒 , 而是派范仲淹前往灾区 , 进行安抚 。 第三 , 景佑元年(1034)范仲淹从睦州移知苏州 。 苏州地势较为平坦 , 离海也较近 , 因此河湖众多 。 最大的要数西南方向的太湖 , 可以容纳数郡之水 。 可是太湖之水只能靠其东面的松江来疏浚排泄 。 出口单一 , 再加上沿湖堤坝年久失修 , 河道堵塞 , 每遇大雨 , 湖水暴涨 , 江水泛滥 , 积水淹没附近田地 , 严重影响了当地百姓的正常生活 。 范仲淹到达苏州时正值夏天 , 更是水患成灾 , “灾困之氓 , 其室十万 。 疾苦纷沓” 。
范仲淹于是上书给当朝宰相陈明灾情 , 以解民于恶水之中 。 第四 , 黄佑二年(1050) , 两浙发生大的饥荒 , 流民无数 , 百姓食宿无依 。 皇上诏令“两浙流民 , 男女不能自存者 , 听人收养 , 后不得复取 。 ”从中可以看出 , 灾荒是非常之严重的 。 当时范仲淹任杭州知州 , 他心忧如焚 , 不顾自己年老体衰 , 迅速投入救灾工作 。
(三)忧民之负担
自古以来 , 人民都是历史的缔造者和推动者 , 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都是人民创造出来的 。 博学多才的范仲淹也说:“一切之物 , 皆出于民 。 ”但是往往人民的辛劳与其所得不成比例 , 对于封建社会中的百姓更是如此 。 百姓不仅要从事正常的生产工作 , 还要应付统治阶级明目繁多的税役负担 , 因此 , 民众不胜重负 , 苦不堪言 。 范公看在眼里 , 忧在心上 。 在以下这几个事例中 , 范公为民不胜重负而忧的拳拳之心跃然于纸上 。
生活另一面|后天下之乐而乐”具体体现在哪?,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文章图片
第一 , 仁宗天圣八年(1030) , 皇上采纳户部、盐铁、度支三司的建议而诏令修建太一宫、洪福院 。 这项工程耗费巨大 , 单只木材就需要九万四千根之多 。 范仲淹知晓后 , 立即上书皇上 , 反对此举 , 他说:“昭应、寿宁 , 天戒不远 。 今又侈土木 , 破民产 , 非所以顺人心、合天意也 。 宜罢修寺观 , 减常岁市木之数 , 以蠲除积负 。 ”
他还说:“土木之兴 , 久为大蠹 。 ……安可取民人膏血之利 , 辍军国急难之备?……此耗国之大也 , 可不戒哉?……故土木之妖 , 宜其悉罢 。 ”可见 , 范仲淹从减轻民众的负担得角度出发 , 极力反对朝廷大兴土木而置民力、民利于不顾 。
【生活另一面|后天下之乐而乐”具体体现在哪?,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第二 , 按照宋朝当时的旧制要求青州百姓的田赋按规定要交纳到今天的聊城,然而青州和聊城两地相隔千里之遥 , 道路艰险难行 , 途中时常有人因体力不支甚或病死在路上也是很常见的 。 范公知此事后 , 心情沉重 , 体察民众之苦 , 爱惜民力之衰 , 便奏请皇上罢免青州百姓支移之苦 , 造福当地百姓 , 其忧天下民众疾苦之心昭然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