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申国是怎么来的?( 二 )


这个时期 , 大臣申季之子诚被宣诏入朝中为官 。 诚是周宣王的母舅(也有说是妻舅 。 申周间多代结有姻亲 , 史料记述难免混乱) , 这真是内举不避亲啊 。 宣王五年(前823年)六月 , 猃狁侵犯周朝西部边境 , 周宣王命公子诚协助大臣尹吉甫出征讨伐 , 周军大胜 , 猃狁兵败溃逃 。 公子诚一战成名 。 朝野赞誉 , “内有山甫 , 外有申伯” , 周朝兴焉!
这时 , 南方楚夷强盛起来 , 竟然自己升格爵位称起侯国来了 。 王师伐楚 , 楚国降服后 , 公元前821年 , 周宣王决定封申季之子公子诚于南方谢地(今唐河县苍台乡)为伯爵 , 以应对日益强大的楚夷 , “防御夷楚 , 保卫南土” 。
周宣王对母舅赴南方主政(南)申国极为重视 。 事先亲命召伯虎(召穆公)从淮夷前线调往谢地 , 为申伯诚营建都城、宫室和寝庙;申伯诚出发那天 , 周宣王还亲自设宴饯行 , 并赐予他许多珍贵器物 , 如传国重器介圭 。 贤相尹吉甫特作送别申伯的诗《诗经?大雅?崧高》 , 讲述了申伯诚赴任(南)申国前后过程和历史背景 。
谢国在西周初已被灭国 。 《竹书纪年》记述 , 宣王七年(前821年) , 周宣王将其疆土全部分封给申国 , 还将谢人赏赐给(南)申伯为奴 。 周宣王当时肯定觉得他这一招很高明 。 深度分析起来 , 周宣王此举除了能加强南疆防卫力量以外 , 也有分化申国 , 防止申国坐大的战略意图 , 申伯诚肯定要带走了西申国一部分兵员和子民 。 但是 , 让周王朝想不到的是 , 这么一来削弱了申国 , 却让秦国趁机在西部坐大了 。
真所谓打仗亲兄弟 , 上阵父子兵 , 同属姜戎一族的吕国愿随申伯南迁 , 从姜戎老家霍山来到谢地西部(今南阳潦河镇)落居 , 共守南疆 , 足见戎族之团结 。 由于申国与周王室的姻亲关系 , 周宣王不仅保留了西部申国 , 还不降低其爵位 , 这就造成了两个申国并存 。 为讲述的明确性 , 周时已经把原申国称西申国 , 把南阳申称南申国 , 以示区别 。
史料记载 , 作为开国君主的申伯诚就国南阳后 , 多有建树:完善田赋制 , 大力改进石、陶生活用具 , 竭力发展金属生产工具 , 扩大当地黄牛饲养 , 鼓励国人垦荒 , 为南阳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同时调整防御思想 , 根据楚国和南申国地理环境特点 , 继续制造战车的同时 , 注重加强水军建设 , 有效地阻止了楚国势力的北进 , 为"宣王中兴"作出了贡献 。 南申国地盘向东扩展到今天信阳一带 。
【爱历史】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申国是怎么来的?
文章图片
(三)北申
周宣王中后期开始大脑膨胀 , 开始穷兵黩武 。 改变一味与西戎和亲政策 , 甚至多次命诸侯征讨西北部诸戎 。 周宣王三十一年(前797年) , 周宣王派军队攻打太原之戎 , 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周宣王三十六年(前792年) , 周宣王派军队征讨条戎、奔戎(今山西夏县西南) , 以失败告终 。 同时期周朝军队对东南的难夷、徐戎用兵 , 损失惨重 。
周朝边境政策的改变 , 申人很不适应 , 边陲各国并没有侵犯周朝利益 , 对周宣王以拓疆掠土为目的的征战很反感 。 申侯自恃与周王室有姻亲关系 , 认为再怎么着周王室不至于对自己用兵 , 故选择站在戎族一边 。 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 , 周宣王派军队征讨申戎 , 西申国军队在千亩(今古县北平镇)打败周王军队 , 史称“千亩之战” 。 王师全军覆没 , 周宣王在奄父的护卫下才得以突围 。 此役也被认为是周宣王执政由中兴到衰落的转折点 。 这时期 , 秦国在夹缝中逐渐崛起 。
这里 , 我们不得不说说秦国 , 早在殷商时期秦国就是商朝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 , 周灭商后 , 秦国转身效劳于周王室 。 申国到来之后 , 两国共同担负着拱卫周朝西部边陲的大任 。
秦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 , 就在“千亩之战”后的二十年间 。 周孝王在位时 , 秦非子因养马有功方被接纳为西周的附庸国(今甘肃清水县北) , 号"秦嬴";公元前821年 , 秦庄公击败西戎 , 才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 , 一直是申国的小弟 。
历史很值得玩味 。
周宣王四十六年(前782年) , 周宣王去世 , 太子姬宫湦继位 , 是为周幽王 。 为修复与西申国的关系 , 进而稳定西部边地 , 立妃子申女为后 , 立申后之子宜臼为太子 。 问题出在周幽王娶褒姒以后 , 被褒姒美色迷得神魂颠倒 , 日夜沉湎酒色 , 不理朝政;褒姒生子以后 , 周幽王更加宠爱褒姒 , 以至于将国事交于奸臣虢石父主持 。 发展到后来 , 为了博得褒姒欢心 , 周幽王竟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 , 改立褒姒为王后 , 褒姒之子姬伯服为太子 。 原太子宜臼跑到南申国 , 申伯在东部僻静之地(今信阳城北部)专门建一座城池(太子城)将宜臼保护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