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历史上很多将领不得“善终”?不是他们不爱国 , 也不是不忠君 , 究其原因 , 其实 , 还是离不开这四个字“祸从口出” 。
明末的袁崇焕虽是书生 , 但是 , 身上却是自带着一股武人的“不服他人”傲气 , 也正是由于他自身的不“谦逊” , 被“极刑”了断了一生 , 还落得了被老百姓分食其肉的凄惨下场 。 袁崇焕不屑一般官员的“见风使舵” , 在皇帝面前居然也敢毫无保留说出自己的想法 , 这在官场上应是个大忌 。 也许是“恃才”的个性使然 , 才导致了袁崇焕过于自信 。
文章图片
但是 , 这在外人看来 , 就是“狂妄”了 。
【【历史故事】袁崇焕为何会被排挤到辽东?】皇帝有时并不计较大臣的“口出狂言” , 但是 , 这得有个前提条件 , 那就是:说的话要兑现 。
袁崇焕的事迹、评论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 正如孟森在《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原疏附跋》中提及:“明末时期历史记载十分混乱 , 即使是与其耳目相关的人 , 其恩怨纠葛也尤其复杂 。 其中 , 主要争议的集中点是袁崇焕杀死毛文龙之过及是否背叛明朝政府等 。 ”但是 , 笔者认为 , 袁崇焕后来之所以落得惨死下场 , 还是跟他对崇祯的一句承诺有关 。
话说 , 在崇祯帝继位后 , 他一心想振兴明朝 , 这期间 , 启用了不少大臣 , 其中 , 就有袁崇焕 。 所以 , 为了“亲测”这位书生将领的真实才能 , 崇祯特意召见其奏对 。 哪知 , 这一次的入宫 , 却是注定了袁崇焕后来的凄惨下场 。 当时的明朝 , 在内 , 要应付各地的不断起义 , 对外 , 又要提防努尔哈赤的“不良图谋” , 内忧外患的形式下 , 年轻的崇祯更想做出一番作为 。
文章图片
所以 , 召见袁崇焕的用意 , 就是想听听他对于平定辽东有何看法 。 不知道是不是袁崇焕太想表现自己 , 还是想安抚崇祯那“不安”的情绪 , 居然开口就来了句:“五年可以平定 。 ”当然 , 这是有前设条件的 , 那就是袁崇焕能“自由行事” 。 这还了得 , 这可是明晃晃的 , 当面要崇祯授权给他 。 不过 , 这个海口开的有点大了 , 事实也证明了 , 这个“五年计划”没有成功 。
崇祯心里当然不会痛快了 , 不过 , 袁崇焕的“豪言壮语”还是打动了他 。 他还真是赐给了袁“尚方宝剑” , 并同意他去平辽 。 也许是崇祯这一次的“相信” , 让袁在后续的事情中完全不照顾皇帝的情绪了 , 也将自己一步一步送到了不归之路 。 不过 , 对于其他官员的质疑 , 袁崇焕对自己说过的话却是另一番解释 , 大意就是:“安慰皇帝罢了” 。
这在其他官员听来 , 那可就是“欺君大罪”啊 。
但袁崇焕却依旧我行我素 , 不理会他人的议论 , 按照自己的节奏赶往辽东 。
文章图片
这时 , 朝中的其他人才反应过来 , 作战的很多事情细节都没有落实啊 , 这人就跑了 , 这人也太不靠谱了吧 。 袁崇焕当然有自己的想法 , 考虑到熊廷弼及孙承宗等人的被排挤陷害 , 为了让自己的计划可以顺利的展开 , 他继续上书给崇祯 , 说:出了自己对于辽东收复的具体方案 , 强调“防守是正规的策略 , 攻战是变通的策略 , 和议是辅助策略 。 ”
可见 , 之前袁对于那些官员的回应应是“敷衍”罢了 。 如何布局作战那是自己的事 , 只要让皇帝得知自己的计划就可以了 , 至于其他人 , 估计袁承焕都没有将其放在眼里 。 但是 , 大家可是眼巴巴守着这个“五年之约” , 一点小把柄都会成为他们“攻击”的武器 。
再说 , 袁崇焕对于毛文龙的“擅自处理” , 会让外人更加觉得:袁崇焕压根没将皇帝当回事 , 给你“尚方宝剑”充其量就是个“信任”之意 , 压根就不是让袁随意处置任何人的 , 更何况 , 毛文龙本身也是一员大将 , 就算有问题 , 最后的定夺权还得由崇祯说了算 。
文章图片
不向皇帝请示 , 这已经是很严重的“态度”问题了 。 袁崇焕却依旧很是“自大” , 居然还私自和努尔哈赤通信 , 这更说明了袁崇焕当时根本没有将崇祯帝太放在心上 。
对于此事 , 崇祯依旧毫不知情 。
后来 , 袁崇焕得知后金军入关之后 , 就率兵千里来救援 。 当时 , 后金军入关的关口是属于蓟辽总理刘策所管 。 袁崇焕自认为自己有功 , 但朝中的大部分官员却是指责是他将“人”放了进来 。
- 【爱历史】曹操为了迎接许攸,连鞋都没有穿,曹操:我一定可以打胜这场战役
- 【历史故事】龙是否真的存在?正史中关于龙的记载,是否真实发生过?
- 【爱历史】骨灰是什么?高温燃烧后基因何去何从?
- 【爱历史】一代名将李牧的陨落之谜
- 【历史故事】太平军掠夺了不少的钱粮,发了一笔财,却丢了天下,最终灭亡!
- 【历史故事】“张良刺秦”的典故
- 【历史故事】《月升沧海》中,皇太子惨遭算计,凌不疑并非真正的君子
- 【爱历史】郭嘉如果活着,能让曹操避免赤壁之败吗?
- 【爱历史】晋国为何能在河西地区抵挡秦国数百年?
- 【历史故事】宋太宗也能领兵打仗,为何后来搞了个重文轻武?武将和他都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