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西安地名的起源

如果你留意一下西安的地名 , 会发现很多“××门” 。 比如书院门 , 南院门 , 朝阳门 。 这类名字有不少都源于西安的城墙 。 今天的西安城墙有十八座城门 , 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 在此之外 , 西安还曾有很多城门 , 虽然消失已久 , 名字却一直沿用至今 。
从明、清到民国 , 西安城的东关、西关、南关、北关都有郭城 , 郭城开有城门 。 后来四关郭城都被拆了 , 但一些城门的名字至今还在用 , 这就是南稍门、西稍门、北稍门和东关的南郭门、北郭门 。
西安城墙内东北部 , 清代有满城 , 明代有秦王府 , 留到今天的地名有后宰门、西华门、端履门 。
再往前追溯 , 唐代的长安城也留下不少地名:通化门、延兴门、新开门、明德门、北山门和南山门(安化门)、土门(开远门)、延平门、广大门(光泰门)、燕雀门(延秋门) 。
以上这些“××门” , 大都在明城墙以外 , 最早是城门名 , 现在主要是村名、地名 。 但是 , 明城墙里头有一些街道 , 名字也叫“××门” , 难免让人莫名其妙:明明是街道 , 为啥不叫路 , 不叫街 , 也不叫巷 , 却叫“门”呢?
这其实是一个方言问题 , 牵扯到一个西安方言词:门上 。
门上 , 指建筑、院落大门外的区域 。 房门外、院子里 , 就不能叫“门上” 。 我是蓝田人 , 我们那里过丧事请“乐人” , 在大门外头搭个棚 , 摆上桌椅 , 让他们坐在那里 , 名曰“门上的” 。
更多时候 , 口语把“门上”念成“忙” 。 这是把“门”的声母和“上”的韵母合起来念 , 语言学里叫合音 , 叫急声 。 这还没完 , 再给“忙”带个儿化音 , 就成了“忙儿” 。
过去不论城乡 , 各家各户住的都是院落 , “忙儿”这个词使用频率极高 。 吾乡有一支“黑暗童谣”:
我在“忙儿”敲锣锣儿 , 你妈跟你爸在屋下猪娃儿 。
“忙儿” , 可以是一片空地 , 也可以是一条路 。 吾乡又有童谣说:
贼娃子 , 绺娃子 , 偷人家县“忙儿”的狗娃子 。
县“忙儿” , 就是县门上 , 是县署、县政府门前的区域、街道 。 这个口语转换成书面语 , 就是“县门街” 。 蓝田县政府门前的东西路就叫县门街 。 高陵也有县门街 。
说到这里大家都清楚了吧?西安城里随处可见的“××门” , 其实就是××门前的街道;如果写作“××门街” , 更符合实际 , 也更容易理解 。
至于各个街名的来历 , 且听我一一道来:
书院门 , 得名于明清两代的关中书院 。
如今的儿童公园 , 在明清两代是贡院(又叫举院) , 所以它门前的南北路叫贡院门(举院门) 。 1929年 , 这里建成了建国公园 , 1960年改为儿童公园 。
【历史故事】西安地名的起源
文章图片
■1932年《西安市区域全图》里的建国公园和举院门
【历史故事】西安地名的起源
文章图片
■贡院明远楼 , 足立喜六摄于1906~1910年间 。 1927年迁建于革命公园 , 名曰“革命亭” 。
贡院是秀才考举人的地方 , 童生考秀才则是在考院 。 清代咸宁、长安两县共用一个考院 , 就在今天的东厅门路北 , 所以东厅门以前也叫考院门 。 1902年 , 在咸长考院和东邻的崇化书院开设了陕西大学堂 , 1905年改为陕西高等学堂 。 到了民国 , 这里先后开办过秦省第一中学、西北大学、陕西法政专门学校、国立西北大学、西安中山学院、西安中山大学 。 1931年这里开办了陕西省立高级中学 , 1934年改为陕西省立西安高级中学 。 “西安高级中学”的名字一直叫到现在 , 不过已经搬走了 。
【历史故事】西安地名的起源
文章图片
■1893年《陕西省城图》里的咸长考院、考院门、端履门大街
东县门 , 路北有明清两代的咸宁县署(清代长安县署在西大街城隍庙东南侧) 。
东仓门 , 清代路西有敬禄仓 , 民国时胡宗南公馆就在东仓门一号 。
有东仓就有西仓 , 西仓叫永丰仓 。 永丰仓南边的庙后街以前也叫西仓门 。 如今的庙后街小学 , 1934年至1949年间就叫“陕西省立西安西仓门小学” 。
【历史故事】西安地名的起源
文章图片
■1940年 ,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捷三为陕西省立西仓门小学题词 。 王伟藏拓 , 图片来自网络 。
教场门 , 得名于明清两代的教场 。
五岳庙门 , 街北原来有五岳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