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他19岁成麻风村第一任教师 34年间一个人撑起一座学校

:原题为_工人日报|他19岁成麻风村第一任教师 34年间一个人撑起一座学校。
工人日报|他19岁成麻风村第一任教师 34年间一个人撑起一座学校
文章图片
本报采访人员 陈昌云
1986年9月1日 , 农加贵人生中第一次登上讲台 。 因为他的到来 , 云南省广南县莲城镇落松地村村民让孩子们读书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
在农加贵“逆行”之前 , 落松地村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 。 这里是当时远近闻名的麻风村 , 是让当地人都望而却步的“禁区” 。
农加贵不仅来了 , 并且一直没走 。 这位乡村教师已经在落松地小学整整工作了34年 , 照亮了110位孩子走出大山的路 。
在今年云南省发布的“云南省2020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人选公示名单”上 , 农加贵赫然在列 。
一生中最难忘的晚餐
碗筷是刚买回来的 , 满满一桌饭菜散发着香味 , 尤其那碗刚从铸铁锅里铲出来的腊肉 , 热气腾腾 , 油光透亮 。
在1992年的广南县农村 , 置办这桌丰盛的菜肴很是破费 , 是招待贵客的标准 。
村长面容和蔼 , 他手上拿着筷子 , 笑眯眯地看着客人 , 但就是不动筷 , 他要等农加贵先动筷 , 客人动过的菜碟 , 村长一家就不会再动了 。
尽管如此 , 农加贵心里还是忐忑极了 , 低着脑袋一个劲儿喝酒 。
“我不敢吃菜 , 怕被传染 , 觉得酒里含酒精 , 可以消毒 , 更想喝醉了 , 就不用吃菜了 。 ”时隔28年 , 农加贵说起那年夏天的这顿晚餐依旧记忆簇新 。
究其实 , 这顿晚餐他无法拒绝 。
就在当天下午 , 他从广南县城第五中学招生办抄回了学生小升初的考试成绩 , 最高的206分 , 最低的135分 。 这是农加贵教的第一批毕业生 , 10个孩子全部超过115分的录取线顺利升入初中 。
村长高兴得近乎发狂 , 整整35年了 , 这是建村以来第一次有孩子读书毕业并且取得好成绩 。 于是便有了这顿农加贵一生中最难忘的晚餐 。
也是这顿晚餐 , 拆除了一直横亘在村民和农加贵之间的心篱 , 村民获得了外界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 农加贵也赢得了村民的好感 。
1992年5月 , 因为学生们报考中学时需要填写家庭住址 , 农加贵想 , 总不能写“麻风村”吧 , 得给村子起个名字 。
“村里种花生 , 当地把花生叫落松 , 干脆村名就叫落松地 , 也就是花生地的意思 。 ”农加贵向村长建议 。
村长同意了 , 村子终于有了正式的名字 , 而在此之前 , 落松地村一直被叫作“那边那个村” 。
工人日报|他19岁成麻风村第一任教师 34年间一个人撑起一座学校
文章图片
摄影:陈昌云 制图:陈子蕴
去“那边那个村”教书
“我不去!”
1986年8月的一天 , 听到叔叔农春盛说的教书地点在“那边那个村” , 当时19岁的农加贵斩钉截铁地拒绝 。
在当地 , 只要说“那边那个村” , 谁都知道是哪个村 。 农加贵印象中 , 当时谁家小孩不听话老哭 , 大人就说:“再哭就送你到‘那边那个村’!”小孩就不敢哭了 。
“那边那个村” , 是1957年设立的集中收容麻风病人的新建村 , 当时有56户、180多人 , 其中 , 麻风病患者有80余人 。
村民的孩子逐渐增多 , 慢慢长大 , 到了该入学的年龄 , 但外村学校不收 , 本村办学又没人敢来当老师 , 村民十分着急 。
农加贵回忆说 , “村里之前请了一位老师 , 结果临来那天变卦了 , 皮肤病防治站的医生就托叔叔帮忙找老师 , 叔叔就想到了刚从高二辍学回家的我 。 ”
农加贵的叔叔农春盛在距离落松地村几公里外的下坝村小学教书 , 和皮肤病防治站里的医生农炳康是朋友 。
“别怕 , 上课之前先用酒精擦手消毒 , 如果还怕 , 就用酒精兑点水喝到肚里 。 ”为了说服农加贵 , 农炳康反反复复给他做工作 , “学校不在麻风村 , 在皮肤病防治站 , 距麻风村有3公里多 , 你和我们3个医生一起居住生活 , 麻风村的孩子没有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