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锅头在北京是如何取代黄酒的?

纪磊/文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 , "无酒不成席" 。 而这个"酒" ,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 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白酒 。 事实上 , 这种情况也就是近一两百年的事 。 更早的时候 , 占据"主流"的绝对是黄酒 。 这一点 ,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目前 , 比较公认的说法是 , 该书成书于清中期 。 )里大量饮用黄酒的情形便是明证 。
我们不妨再翻阅一下历史 , 看看白酒究竟是如何取代黄酒成为新的"宠儿"的?在元大都以来(明朝初期短暂迁都除外) , 北京一直居于全国的中心地位 , 饮酒具有方向标和示范作用 , 我们就以二锅头(包括二锅头的前身"烧刀子")取代黄酒作为案例 , 简单了解一下相关历史情况:
|?二锅头在北京是如何取代黄酒的?
文章图片
我们就从明朝说起 。
当时正值南方生产的黄酒和北方生产的黄酒"激斗"正酣之际 , 也就是中国酒发展史上重要的南酒北酒时代 。
北酒 , 以京、冀、鲁、豫为代表 , 地域广阔 , 尊尚古法;南酒 , 以江浙为核心产区 , 注重新技术 , 开发新产品 。 两者地域风格的差异 , 成为那个时代酒世界的最大特征 。 二者之间的竞争 , 颇有点像今天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
在明到清中期的漫长时代里 , 没有酒能够挑战黄酒的统治地位 。 即便别的酒类已经高度丰富化了 。 比如 , 当时各种果酒 , 包括用花果串香来配制的 , 或者直接参与发酵的花果酒都无法对黄酒构成威胁 。
二者之间的竞争 , 也一直持续到了清中期 。 因为 , 江南地区的黄酒制造不断引进新工艺 , 有统一的酒谱条例 , 形成了整体风格 , 不像北方各地自行其是 。 南酒终于打败了北酒 , 成为主流中的"主流" 。
烧酒此时的表现如何?我们知道 , 烧酒元代就已经发明 , 但是喝烧酒的人还是为数不多 。 当时烧酒在承接了元代工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 越来越广泛地被接受并逐渐影响了人们饮酒方式的转变 。
但是 , 明到清中期的烧酒还只局限在平民阶层的饮用范围 。 上流社会的饮酒时尚依然是黄酒 。 特别是在京城 , 在达官贵人们看来 , 只有出身不正的家族的人 , 才喜欢饮用那种酒精度高的烧酒饮料 , 以寻求刺激 。 《清诗铎》中有"黄酒价贵买论升 , 白酒价贱买论斗"的咏唱 , 正体现了那时黄酒与白酒之间的"贵贱"差别 。
即便是当时京城的百姓中也并没有普遍流行烧酒 , 主要还是饮用低度的民间自酿黄酒 , 原因是烧酒的口感过于爆辣 。
综合上流社会和民间的情况来看 , 烧酒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它过于爆辣的口感 。 也难怪 , 此时的烧酒还不称之为二锅头 , 而是"烧刀子" , 也就是二锅头的前身 。 我们曾在前面多篇文章中 , 提到过它如"五刃之斧斤" 。
一直到了清代中期 , 烧酒还只是众多酒类中流行的一支 , 并没有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 但此时 , 整个大清王朝已经来到了由盛转衰的"拐点" 。 具体到酒界 , 也是"暗流涌动":
|?二锅头在北京是如何取代黄酒的?。从烧酒自身来看 。 首先 , 明末清初开始黄河治理 , 中下游"束水冲沙" , 需要大量秸秆 , 导致了高粱种植面积增加 。 高粱作为食物口感差 , 但蒸馏出酒的品质却比其他粮食酿造的更好 , 酒度也更高 。 于是酿制烧酒便成了消化这些杂粮最有效的途径 。 正是借助明末至清中期这200年时间 , 以高粱为原料的北方烧酒获得了巨大发展 , 烧锅遍布北方各省 。 史称"且通邑大都 , 车载烧酒贩卖者 , 正不可计数" 。 北京自然也不例外 , "灶火如屋 , 突烟腾上 , 数里外皆见之 。 " 。 这为烧酒取代黄酒积蓄了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