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这个上海远郊的小村庄,打破了“大树底下不长草”的宿命( 二 )

此外 , 原先散落在村民手中的700亩农用地 , 也趁着这次改造一并收回 , 目前已流转85% 。 接下来 , 思尔腾公司就要用它们来实现黄桃的集约化种植 。 村民不再当“桃农” , 而是可以受聘成为大型黄桃合作社的“养护专家” 。 一期园区提供物业管理、颐养公寓服务管理等公益性就业岗位 , 也优先招录本村村民 , 吸纳富余劳动力 , 人均就业月收入2500元 , 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有了转变的机遇 。 根据青村镇测算 , 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区域内村民户均年增收10万元 , 其中租金户均3万元、分红户均3万元、就业收入户均4万元 。
“我理解中的乡村振兴 , 就是村民富裕起来 , 村里年轻人多起来 , 村容村貌漂亮起来 。 ”张一夫说 , 在村里上班 , 感觉非常舒服 , 离开了大城市的喧嚣 , 在鸟语花香中生活工作 , 现代化的生活品质也一点没落下 , 最重要的是 , 他坚信自己现在的状态是未来的趋势 , 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农村的价值 , 回归乡村实现自身价值 , 并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道路中 。
截至目前 , 吴房村通过统筹运营管理、整体管理 , 园区已入驻企业20余家 , 新注册企业64家 。 村民通过“租金+薪金+股金”三大综合收益手段 , 2019年增加租金收入总计350万元 , 村民家门口就业收入总计180万元 , 打破了“大树底下不长草”的宿命 , 也为其它仍在振兴之路上前行的乡村 , 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 新民晚报采访人员李一能
我要爆料联系电话:021-22899999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