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龙”驭风入海 水上飞机作用广泛( 二 )


两次水上首飞中 , 飞机的使用环境也不同 。 其一 , 对飞机试飞验证的内容不同 。 海上首飞是重点检验飞机喷溅特性、抗浪性、加速特性与水面操纵特性 。 其二 , 飞机着水、起飞环境不同 。 海面起降过程中 , 由于浪涌波动起伏更大 , 更容易导致飞机发生颠簸与摇摆 , 专业术语叫“纵摇” 。 如果纵摇发散 , 飞机就会像海豚一样上蹿下跳 , 即所谓的“海豚跳” , 严重的话会导致飞机失控 , 一头钻进水里 。 此外 , 海水密度大 , 飞机的水动阻力特性就要设计得更好 , 以保证飞机短时间内加速到离水速度起飞 。
无论是陆上首飞、水上首飞还是海上首飞 , 都是AG600从图纸变成试验机 , 由试验机走向客户市场的必经之路 , 都是为验证飞机的不同飞行特性 , 确保飞机性能实现、安全可靠的关键性飞行试验科目 。
水上飞机作用广泛
我国海疆辽阔 , 海岸线绵长 , 且多岛屿 , 对于水上飞机 , 尤其是大型水上飞机有着迫切的需求 。 从民用护渔护航方面来说 , 部队在训练与作战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海洋上空的空勤人员弹射、跳伞 , 舰艇上的海勤人员落海的情况;一些无法建设常规机场的海岛上 , 驻守部队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紧急后勤补给需求或者诸如重病、重伤人员需要尽快向后方转移的情况 。 与大型水陆两用直升机相比 , 大型水上飞机同样能在目标范围内水域降落、滑行、起飞 , 但其大航程、大装载容量、长滞空时间、大飞行速度的性能优势往往无可取代 。 因此 , 大型水上飞机非常适合执行巡察、反潜、救援 , 尤其是灭火与海岛补给工作 。
自上世纪60年代起 , 自研水上飞机成为我国的唯一选择 。 1968年 , 我国筹建了水上飞机研究所(605所 , 后改名为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 与哈尔滨飞机制造厂(122厂)联合研制新型水上飞机 , 即后来的水轰五;1976年实现首飞;1986年投入海军使用 。
从设计起算 , 水轰五机型至今已有接近50年历史了 , 从服役起算 , 也有30年了 , 实在“年事已高” 。 在这种情况下 , 中国急需一种新型水上飞机接替已经老旧的水轰五 , AG600就是理想“接班人” 。 AG600作为中国大飞机三剑客之一 , 与运-20运输机、C919客机同为我国自主研制的“3个大飞机” 。 它也是当今世界上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陆两栖飞机 , 以4台涡桨及6个发动机为动力 , 最大起飞重量53.5吨 , 最大航程超过5000公里 , 很好填补了水轰五的空白;同时 , 提供了一款良好的水上飞机平台 , 可以通过改装适应多重任务需要 , 成为构建我国的海上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AG600飞机按“一机多型、水陆两栖、系列发展”的设计思想设计 , 吸取了水轰五的经验教训 , 摒弃了反潜、轰炸、攻击等不实用的功能 , 可根据用户需要加装必要设备与设施 , 以实现海洋环境监测、资源探测、客货运输、消防灭火、海上救护等任务需要 , 可谓“海上多面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