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警惕!六旬男子狂犬病发作身亡,入夏以来,狗伤人频发!( 二 )


被咬伤的部位以小腿和手前臂最多 , 还有脸部、胸部 , 黄医生就接诊过两位被自家宠物抓伤胸部的女士 。 多位医生均表示 , 市民被动物咬伤抓伤后 , 第一时间冲洗伤口非常重要 , 规范的冲洗可以冲走90%以上的病毒 , 然后才是伤口清创、消毒、必要的缝合 , 伤口处置好后接种疫苗 。 养宠物的市民 , 需要对这方面的流程有个大概了解 。
专家:犬猫位列高风险动物榜首
据介绍 , 近年来各地的动物伤人事件 , 尤其是犬伤人事件呈现高发态势 。 动物伤害有引起狂犬病、破伤风等传染病的风险 , 特别是狂犬病致死率达100% , 合理、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处置可以有效防止此类疾病的发生 。
被哪些动物致伤需要暴露后处置呢?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王传林会长、殷文武副会长认为 , 目前 , 临床工作中很难及时确认伤口或黏膜是否被狂犬病病毒污染 , 因此是否开展暴露后处置需要基于当地流行病学调査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 理论上讲 , 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患狂犬病风险 。 我国属于狂犬病高风险地区 , 按照传播狂犬病的概率将致伤动物分为高风险、低风险和无风险三类 。
高风险:犬、猫(包括流浪和家养);流浪的或野生的哺乳动物 , 主要是指食肉哺乳动物;蝙蝠(接触即为Ⅲ级暴露) 。 被高风险动物致伤后必须进行暴露后处置 。
低风险:牛、羊、马、猪等家畜 , 兔及鼠等啮齿动物 。 除特殊情况外 , 一般无需开展暴露后处置 。 泉州当地多名医生对此表示 , 此类虽说是低风险 , 但是建议及时就诊 , 由医生进行临床判断 。
无风险:所有哺乳动物以外的动物不传播狂犬病 , 如龟、鱼、鸟类等 。
那么 , 暴露后的伤口如何分级及处置?王传林会长、殷文武副会长 , 归纳、提炼了几条原则 。
Ⅰ级暴露:完好的皮肤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 属Ⅰ级暴露 , 无风险 , 无需暴露后处置 , 但接触部位需认真清洗 。
Ⅱ级暴露:无明显出血的咬伤、抓伤 , 以及无明显出血的伤口或已闭合但未完全愈合的伤口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 属于Ⅱ级暴露 , 要进行伤口处置及疫苗接种 。
Ⅲ级暴露:需要进行伤口处置、疫苗接种及根据情况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 穿透性的皮肤咬伤或抓伤 , 临床表现为明显出血;尚未闭合的伤口或黏膜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暴露于蝙蝠 。
马医生等多位医生表示 , 他们接诊的患者中 , Ⅱ级暴露的占绝大多数 , 其次是Ⅲ级 。
实用贴
动物致伤把握住“黄金4小时”
采访人员从泉州市疾控部门了解到 , 2017年起 , 狂犬病等疫苗的接种业务已从疾控部门剥离出来 , 主要依托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接种 。 泉州市区的三甲医院也暂无犬伤门诊 。
根据2019年底卫生部门发放的“泉州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信息一览表” , 目前泉州各县市区均有犬伤门诊 。 中心市区的犬伤门诊 , 鲤城区有2家 , 但目前仅有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开诊 , 鲤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暂无开诊时间表;丰泽区的犬伤门诊有5家 , 分别是北峰、东海、泉秀、城东、华大街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马医生、黄医生根据多年临床经验 , 从专业角度给大家作个提醒:
规范饲养宠物 。 狗、猫等宠物尽管打了狂犬病疫苗 , 但这只能说降低病毒传染风险 , 不能说完全没有风险 。 因此 , 建议养宠物的市民或经常要和宠物打交道者 , 做好暴露前基础免疫 , 程序为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量狂犬病疫苗 , 此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 , 1年后加强1针次 , 以后每隔3-5年加强1针次 。
同时要规范养宠物 , 带宠物出门 , 要做好安全防范 , 以免受惊或主动伤人;在家则要注意不要在宠物吃饭、睡觉、玩耍时去招惹它 , 也不要从宠物的后面出手逗它 。
冲洗伤口至关重要 。 被动物咬伤抓伤要把握好治疗“黄金4小时” , 应立即使用肥皂水和有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 , 交替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 , 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 , 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残留液吸尽 , 避免残留肥皂水 , 随后到犬伤门诊治疗 。 也可以第一时间到犬伤门诊冲洗处置 , 门诊均配备有专业冲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