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从《论语》看“乐感文化”的四重内涵( 二 )


第三 , “乐观”的生活态度 。 前文提到以儒学为核心的“乐感文化”不提倡宗教信仰 , 认为没有上帝、天主可以依赖 , “人生一无所本 , 被偶然扔掷在此世间 , 无所凭依 , 无所依皈”(李泽厚《论语今读》 , 三联书店2008年版) 。 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对生活悲观失望 , 而是相信“物不可以终难”(《周易·序卦》) , 坚信“人能弘道 , 非道弘人”(《卫灵公》) , 以人为本 , 依靠“乐群”的生存智慧 , 相信人自身的力量 。 这种坚信“人能弘道 , 非道弘人”的精神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 , 便体现为“乐观”的生活态度 , 体现为“饭疏食饮水 , 曲肱而枕之 , 乐亦在其中矣”(《述而》) , 体现为“一箪食 , 一瓢饮 , 在陋巷 , 人不堪其忧 , 回也不改其乐”(《雍也》) 。 梁漱溟先生将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概括为“孔子生活之乐”(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 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 并对之阐释说:“一个人不过几十年顶多一百年的活头 , 眼看要老了!要死了!还不赶快乐一乐么?”(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
第四 , “乐感”的人性追寻 。 就人性完满的角度而言 , “乐感文化”表现为“乐感”的人性追求 。 所谓人性完满、“成于乐”从个体心理角度来说 , 指的即是孔子所谓的“臧武仲之智 , 公绰之不欲 , 卞庄子之勇 , 冉求之艺”(《宪问》)的集合 , 是通过“诗”“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塑造一个完人 , 更是“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完满呈现 。 这是一种审美结构的呈现 , 更是一种内在心灵的形上超越 。 通读《论语》可以发现 , 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人生哲学中 , 很重视“诗”“乐”在君子人格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 在总共一万余字的《论语》之中引《诗》、论《诗》之处竟多达十八处 , 这充分说明了“诗”“乐”教化在孔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 正所谓“兴于诗 , 立于礼 , 成于乐”(《泰伯》) , 此即孔子所理想的“成人之道” , 并由之决定了中国“乐感文化”的导向是人的主体性的不断进步与满足 , 是寻求“人道”的不断完成 , 是在音乐和艺术的熏陶下达到对人生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艺术化把握 。 因之 , 当孔子问及曾点之志时 , 曾子不假思索地答出“暮春者 , 春服既成 , 冠者五六人 , 童子六七人 , 浴乎沂 , 风乎舞雩 , 咏而归”(《先进》)的“曾点气象” 。 由此可见 , 此一“乐感”的人性追寻 , 仅靠“诗”“乐”等艺术形式的熏陶是远远不够的 , 还需要“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的相互配合 , 这样才能最终培养出理想型的“君子” , 最终将中国“乐感文化”这一“文化—心理”结构内在的诗性智慧完满呈现出来 。
总之 , “乐感文化”包含“乐生”的生命精神、“乐群”的生存智慧、“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乐感”的人性追寻等多重内涵 , 蕴含着丰富的学术价值 。 对“乐感文化”的研究在坚持中华文化文化自信 , 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 应对异质文化之间的价值冲突 , 特别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
(作者:张鹏举 , 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部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