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他不仅首创了“私人博物馆”,他的藏品更是价值“超百亿”

自古“盛世古董 , 乱世金” , 如今华夏再逢盛世 , 收藏之风也随即兴起 , 其典型代表就有“马未都” 。
“马未都”这个名字 , 如今是名扬四方 , 走到哪 , 几乎都有人咂舌;之所以“咂舌” , 因为这个人的经历太过传说 , “传说”到令人怀疑 。
马未都不仅首创了“私人博物馆” , 他的藏品更是价值“超百亿” 。
【爱历史】他不仅首创了“私人博物馆”,他的藏品更是价值“超百亿”
文章图片
如今的“鉴宝”类节目很多 , 电视里往往出现这样的画面:明明是一件小东西 , 经专家一番观摩后 , 其价值竟达几十、上百万 。
电视里的“鉴宝人”乐了 , 但电视外的观众却郁闷了“明明就是个破罐子 , 咋就这么值钱?姥姥的银镯子 , 能不能让我一夜发家?”
不好意思 , “姥姥的银镯子”未必值钱;所谓“古董收藏” , 藏的不是器皿花纹、质地 , 而是历史文化 。
这就引出了“收藏大家”马未都 , 1966年生在北京的一处部队大院里 。
【爱历史】他不仅首创了“私人博物馆”,他的藏品更是价值“超百亿”
文章图片
老北京讲究“圈子” , 大院出来的马未都 , 自幼就养成了吃苦耐劳、敢闯敢拼的性格 。
“马未都”11岁辍学 , 开始在大街小巷游走闲逛 , 后来干脆参加了知青下乡;据说 , 期间又幡然醒悟 , “马未都”见村民将厚厚的书一页页撕下来糊墙 , 他又一页页从墙上揭下来 , 没人的时候苦读这些“书” 。
回城后 , 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马未都又成了“街溜子” , 后经介绍 , 进工厂做机床铣工近10年;“马未都”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 但再想读书 , 自己已经是30岁的老青年了 。
【爱历史】他不仅首创了“私人博物馆”,他的藏品更是价值“超百亿”
文章图片
虽说书读得少 , 但通过关系 , “马未都”进了当时的《青年文学》杂志社;赶上“文学热” , 马未都做知青时经历了不少 , 因此笔下也不弱 。
以“马未都”的文笔 , 在当时热潮下随便写点小说 , 也能换几十块的稿费;那时的“几十块”可不是小数目 , 马未都一篇文章就能买几十个“明代宫廷碗” 。
这可不是瞎说 , 那时的“古董”到处都是 , 以“潘家园”为例 , 明代的宫廷花碗 , 3块一个;“几十块”能换几十件“文物” , 说不定老板还能送两个 。
鲜为人知的是 , 那时的“马未都”已经看到了商机 , 不过并非收藏 , 而是兼职做“药材” 。
【爱历史】他不仅首创了“私人博物馆”,他的藏品更是价值“超百亿”
文章图片
70、80年代 , 那时还没有“改革开放”一说 , 尤其是“药材” , 堪称当时的暴利行业;精明的“马未都”几乎不靠稿费生活 , 光“兼职”就能月入8万 。
70、80年代里的“8万”是什么概念?
别以为“8万换古董”是天方夜谭 , 80年代的“古董市场” , 用马未都自己的话是“那时的古玩地摊 , 就跟天桥上卖光盘似的 , 几块钱就能换一堆好东西 。 ”
北京每天有两个地方人最多:一是“大广场” , 四方游客都在抬头看升国旗;二是潘家园 , 同样是来自各地的游客 , 大家都在低头寻“宝” 。
【爱历史】他不仅首创了“私人博物馆”,他的藏品更是价值“超百亿”
文章图片
70到90年代初这20年间里 , “古董文物”堪称白菜价 , “捡漏”在当时可谓“家常便饭” 。
除了马未都 , 还有“韦力”同样抓住了那个时代的机会 , 从最初的“小职员” , 一跃成为如今的“藏书大家” 。
当时的人对“古董”不重视 , 马未都淘到好东西 , 本想人前显摆一下 , 结果换来的却是冷落与哂笑 。
那时的“马未都”面对旁人的不理解 , 心里多少有点难受;但在今天 , 这段经历却是他最骄傲的谈资 , 从25岁到35岁 , 马未都自诩为“狂收暴敛的10年” 。
【爱历史】他不仅首创了“私人博物馆”,他的藏品更是价值“超百亿”
文章图片
年轻时的“马未都”闲不住 , 尤其80年代 , 更是他四处游走“访古董”的岁月 , 也曾“捡”到不少宝贝 。
比如一次 , “马未都”到北京不远的通县收东西 , 路上遇到几个喝醉的农民兄弟;这几人提着一个酒罐子 , 一路走一路喝 , 酒喝完了随手将“罐子”给扔了 。
后面的“马未都”本来没当回事 , 走近了才看清被扔的罐子是瓷的 , 翻过来一看印戳 , 竟然是永乐年间的宝贝 。
当晚 , “马未都”就将罐子转手换了12万;到了2005年 , 这件“永乐白瓷罐”又在香港拍卖会上出现 , 落锤价是3000多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