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岁前,父母记得要立好4个规矩,一旦错过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大家好 , 我是心理医生梓宸爸爸~
有一次 , 为了给我外公庆祝生日 , 舅舅、姨妈他们举行了一场家庭聚会 。 当天 , 来了很多人 , 也带了很多小孩过来 , 很是热闹 。 本来 , 大家都在其乐融融地聊天 , 却因为吃饭时的一件小事 , 闹得很不愉快 。
原来 , 开席之前 , 应该首先是我爸妈、舅舅、姨妈他们给我外公送上祝福;然后就是我们这些小辈给外公送上祝福;紧接着就是我们的孩子送祝福;最后是寿星讲话 , 讲完话就可以宣布切蛋糕和吃饭了 。
但是 , 舅舅家的孩子 , 一上桌就闹腾 , 一会儿猛烈地转动圆桌 , 一会儿吵着饿了要吃蛋糕 , 最后又嫌弃自己的位置不好 , 竟然想跟爷爷换座位!
孩子6岁前,父母记得要立好4个规矩,一旦错过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文章图片
其他的孩子都对老人表达了祝福 , 就是舅舅家的孩子一直吵闹 , 全家哄他也哄不住 , 整个餐厅里就只听到他嚎啕大哭的声音 。 后来没办法 , 舅妈把孩子拉出去揍了一顿 , 回来之后才老实了一点 。
吃完饭后 , 舅舅跟我聊天 , “哎 , 娃都7岁多了 , 我从6岁的时候就开始教他规矩 , 怎么教都没用 , 难道每次都只能靠打骂才听话吗?”
看着舅舅愁苦的脸 , 我实在没忍心说出这句话:“孩子6岁才开始立规矩 , 已经太迟了!”
孩子应该从几岁开始立规矩呢?
俗话说“三岁看大 , 七岁看老” , 3岁左右的孩子 , 就是行为规则形成的关键期了 , 立规矩最好从3岁就开始 。
孩子6岁前,父母记得要立好4个规矩,一旦错过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文章图片
3岁左右的孩子 , 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了“客体自我”阶段 , 能够审视自己的外在形象和行为 , 并且热衷于通过观察、模仿去学习生活经验 。
也是从这时起 , 他们学习社会技巧和行为方式的速度空前发展 , 看到别人做什么 , 自己都会想跟着学一学 。 这就是为什么3岁左右的孩子 , 学规矩快 , 学会不守规矩、任性妄为也很快的最大原因 。
孩子6岁前,父母记得要立好4个规矩,一旦错过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文章图片
每个孩子人生的前几年 , 犹如白纸 , 在他们形成一些“坏习惯”之前 , 定下规矩更能帮助孩子守住行为的界限 。 而孩子对规矩的认识有一个感性的过程 , 3~6岁则是立规矩最佳时期 。
孩子6岁前 , 父母记得立好4个规矩 , 一旦错过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 , 父母要求我们守一些这样的规矩:
吃饭时长辈不先动筷 , 晚辈不能动;
递剪刀时要手攥剪刀尖 , 把刀柄让给对方;
公共场合要小声说话 , 不能妨碍他人......
正是这些规矩 , 唤醒了我们内在的自觉 , 并且伴随我们一生 , 影响着我们的一生 。 所以 , 请记得在孩子6岁前给他们立下4个规矩 , 一旦错过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
1、餐桌上规矩不能少
世界顶级礼仪大师威廉·汉森说 , “善于观察的人 , 只用一顿饭的功夫 , 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 ”
孩子6岁前,父母记得要立好4个规矩,一旦错过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细心的人会发现 , 餐厅中有的孩子把食物乱丢 , 杯盘弄得乱响 , 大声吵闹喧哗;有的孩子则文静且专心地吃着餐盘里的食物 。 两个孩子背后的家庭教育 , 高下立判 。
孩子6岁前,父母记得要立好4个规矩,一旦错过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文章图片
礼仪教养不是高高在上 , 它藏在饭桌这样的细节之处 , 在家吃饭要守规矩 , 出门做客也是一样 。 比如:用餐前 , 长者先 , 幼者后;吃菜的时候不翻捡盘中食物;吃饭的时候不许玩手机......
这些在饭桌上不经意的动作 , 透露的是孩子的风度和修养 。
2、作息规律 ,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孩子而言 , 规矩就意味着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好的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 , “播下一个行动 ,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 收获一种命运 。 ”
孩子6岁前,父母记得要立好4个规矩,一旦错过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文章图片
很多人都习惯晚睡 , 父母熬夜 , 孩子也跟着一起 , 早睡早起似乎已经成了大人和孩子最难得的自律 。 但是 , 规律的作息 , 是孩子身体健康和精神抖擞的基础 , 也是培养孩子自律能力的前提 。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蒙台梭利博士倡导 , 父母要放开双手 , 让孩子自己大胆去尝试 , 去探索 。 立这个规矩之前 , 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放手 。 大多数家庭中 , 喂孩子吃饭、帮孩子穿衣等包办行为几乎是家常便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