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曾创造中国汽车行业的“现代速度”,徐和谊卸任北汽集团董事长

_本文原题为:徐和谊卸任北汽集团董事长曾创造中国汽车行业的“现代速度”
***北京8月1日消息(采访人员孙冰洁)即将年满63岁的徐和谊正式告别了北汽 。 7月31日 , 北汽集团对外发布消息称 , 徐和谊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 , 由姜德义接替 。
回顾北汽集团发展史 , 徐和谊是一位绕不开的关键人物 。 执掌北汽的十四年间 , 集团业绩逐年攀升 , 成为中国及全球汽车行业增长最快的汽车集团之一 。 2009年 , 北汽集团完成北京市“百万千亿”目标(即产销突破100万辆、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2019年 , 北汽集团实现整车产销226万辆 , 成为首家年营收突破5000亿元的北京市属国有企业 。
仅用十年时间 , 北汽集团便实现年销量增长1倍多 , 年营收增长4倍 , 营收增长远高于销量增长的目标 , 成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
央广网|曾创造中国汽车行业的“现代速度”,徐和谊卸任北汽集团董事长
文章图片
徐和谊(***发北汽集团供图)
改革:创造中国汽车行业的“现代速度”
【央广网|曾创造中国汽车行业的“现代速度”,徐和谊卸任北汽集团董事长】北汽集团前身是北京汽车制造厂 , 成立于1958年 。 汽车工业是一种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现代制造业 。 1958年 , 新中国第一辆国产小轿车——井冈山牌轿车在京问世 。 但此后几十年间北京始终未能实现大规模量产轿车 。 到上世纪90年代末 , 北京汽车工业几乎全行业亏损 , 迫切需要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 各方又把目光投向了轿车上 。
2002年 , 徐和谊出任北汽控股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 , 兼北京现代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加入北汽后 , 他主导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现代汽车引入北汽 , 成为中国加入WTO以来 , 首个中外合资的汽车企业 , 也圆了北京市40多年的轿车梦 。
火线成立的北京现代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开业、当年出车的中国汽车行业奇迹 。 仅用63个月便实现累计产销汽车100万辆 , 创造了当时中国汽车行业的最快速度 。
随后的一年 , 北汽集团马不停蹄 , 引入了戴姆勒·克莱斯勒这一合作伙伴 , 开启了北京奔驰的合作生涯 。 这为北汽未来将提供着充足的现金流和利润 。 时隔两年 , 2005年 , 首款国产奔驰E下线 , 是当时中国市场首屈一指的豪华车车型 。
2006年10月起 , 徐和谊开始担任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 自此 , 北汽开始走上集团化发展道路 。 旨在通过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型 , 践行全面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双轮驱动”战略 , 使北汽在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层面 , 走在国内前列 。
“集团化”战略实施的十年 , 北汽集团完成了从小到大的飞跃 , 迈向从大到强的新阶段 , 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北京汽车工业的“散、小、乱”难题 。
转型:坚定发展自主汽车品牌
“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根原在破岩中” 。 之后的时间里 , 徐和谊亲历了北汽发展史上的所有大事件 。 北汽的集团化 , 创新之路 , 北汽蓝谷、通用航空、海纳川等等均离不开他的身影 。 十几年间 , 北汽从一隅之企迅速跻身世界500强企业 。
2014年 , 徐和谊领导下的北汽集团在行业中率先开启了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的战略转型:以信息服务业为突破口 , 实现从制造商向“制造+出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转变;这一转变的具体思路是以研发体制改革为突破口 , 实现从一般要素驱动的传统汽车企业 , 向致力资源驱动的创新型企业的转变 。
实践证明了这一选择的正确性 。 实施战略转型以来 , 创新驱动下的员工积极性明显增强、开放力度持续扩大、改革红利开始释放 , 北汽集团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
2017年8月 , 北汽集团又提出打造“集团化2.0”的思路 ,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 ,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科学、高效、能够激发基层创新活力的管控体系 , 逐步实现集团治理体系、管理体系的现代化 , 以集团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来推动北汽集团实现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型的战略目标 , 把北汽集团建设成为精益管理的践行者和新经济时代的领航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