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浅析美国全自动着舰系统:已发展到第三代,能显著提高航母战斗力


海军浅析美国全自动着舰系统:已发展到第三代,能显著提高航母战斗力
本文插图
导读
提高舰载机全天候着舰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可以提高舰载机的作战能力 , 进而提高舰空母舰的战斗力 。 目前全自动着舰系统已经发展到第三代 。 美国最新的第三代全自动着舰系统——联合精密进近和着陆系统(JPALS)于2007年宣布初步完成关键技术研究 。
该系统2014年在CVN 71航母上完成系统开发和演示验证工作 , 随后展开小批量生产 , 并在F/A-18E/F战斗机等多型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和设备安装 。 JPALS的初始运行能力计划于2024年实现 , 而全面运行能力计划于2030年实现 。
全自动着舰系统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美军从1948年开始研发全自动着舰系统,以F-14A,A-7E,F-4J,F-4D,S-3A等为验证机进行大量试飞 , 在1970年前后进入实用阶段 。
海军浅析美国全自动着舰系统:已发展到第三代,能显著提高航母战斗力
本文插图
VA-59福莱特斯号航母
第一代全自动着舰系统采用仪表着舰系统 , 雷达为AN/SPN-10 , 安装在CVA-59福莱特斯号航母和F-4舰载机上;着舰纵向精度达±30.5m , 横向精度达±9.1m , 侧向精度达±3m 。 由于第一代全自动着舰系统着舰精度较低 , 舰载机主要利用菲涅尔透镜光学着舰系统 , 仪表着舰系统只作为辅助设备 , 着舰形式上依旧保持人工方式 。
海军浅析美国全自动着舰系统:已发展到第三代,能显著提高航母战斗力
本文插图
菲涅尔透镜
第二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 , 1970年以后第二代全自动着舰系统开始采用了微波着舰系统MLS , 并在约翰肯尼迪航母(CV-67)上服役 。
海军浅析美国全自动着舰系统:已发展到第三代,能显著提高航母战斗力
本文插图
CV-67约翰肯尼迪号航母
第二代相比第一代着舰精度有所改善 , 最开始以AN/SPN-42雷达为基础 , 着舰纵向精度达±15.2m , 横向精度达±4.6m , 侧向精度达±1.4m 。 舰载机开始采用半自动着舰的方式 , 即远距离时采用全自动着舰(ACLS)系统进行全自动引导 , 近距离时改用光学助降系统?
海军浅析美国全自动着舰系统:已发展到第三代,能显著提高航母战斗力
本文插图
IFLOLS引导F-14舰载机着舰效果图
1985年后 , 第二代全自动着舰系统用AN/SPN-46替换了AN/SPN-42 , 由FA-18飞机进行了全自动着舰引导性能的验证 , 逐步形成了全天候自动着舰系统(All Weather Carrier Landing System , 简称AWCLS) 。 2003年4月美国X-31A试验机在帕塔克森特河海军航空站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完全由计算机控制的短距起飞和着陆机动 , 实现全自动降落 。
海军浅析美国全自动着舰系统:已发展到第三代,能显著提高航母战斗力
本文插图
AN/SPN-46
AWCLS中的AN/SPN-46着舰引导雷达采用机械扫描跟踪方式 , 该雷达同时也是AWCLS的主用系统 , 并采用双套配置 。 AWCLS中的仪表着舰系统是以微波扫描技术为基础的AN/SPN-41航母仪表着舰系统 , 该系统的技术体制是基于美国提出的脉冲编码技术体制的微波着陆系统 。
需要指出的是 , 为了确保着舰安全 , AWCLS中的数据链是着舰专用数据链Link-4A , 并不与航母上其余的数据链共用 。 光学助降系统也是着舰引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有FLOLS和改进的IFLOLS两种 。
海军浅析美国全自动着舰系统:已发展到第三代,能显著提高航母战斗力
本文插图
美国航母全自动着舰引导系统框架
AWCLS中的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多 , 这是为了满足系统功能的需要 。 全自动着舰引导系统具有四种工作模式:
◆模式Ⅰ:全自动着舰模式 , 即由着舰引导系统自动操纵飞机至舰艉上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