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王永利:信用货币的重大突破与根本问题( 三 )


这样 , 货币总量就包括中央银行购买储备物投放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扩大债权投放的派生货币;货币总量主要包括社会主体持有的现金与银行存款(存款性机构相互之间的存款除外);货币政策的传导就形成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主体”的“二元结构” 。
币值监控与总量调控
信用货币体系下 , 需要维持货币总量与财富规模的对应 , 但如何做到这一点?如何对货币币值进行监控并对货币总量进行调控?
由于社会财富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分布极广 , 而且很多还存在上下游关系 , 经常转换形态与持有者 , 要准确掌握其实际的规模变化非常不易 , 因此 , 只能选择部分与人们生活生存密切相关的最终消费品作为样本 , 形成社会消费物价指数(CPI) , 通过CPI的变化(通货膨胀率)近似地反应货币币值的变化 , 据以调节货币投放与货币重量 。 这就形成了货币政策体系 , 包括通货膨胀目标确定与货币总量调节的具体实施 。
其中 , 考虑到货币流通中的分流、沉淀、损耗等因素 , 世界各国并不追求通货膨胀率为零 , 而是普遍认可2%-5%的通货膨胀率属于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温和通胀率” , 据以确定货币政策目标 。
需要看到的是 , CPI的变化及其对货币币值的代表性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 除受到货币总量变化影响外 , 还包括CPI样本物品本身的代表性、CPI样本物品与非CPI样本物品的供需变化、货币总量中分流并沉淀到金融市场部分(各类交易保证金存款)的多少以及整个货币流动性的高低等 。 所以 , 说“通货膨胀只是货币现象”并不准确 , 货币总量的增长率并不是必然等于社会物价的增长率 。
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 , 就使得社会负债与货币总量的增长必然超过社会(可交易)财富的增长 。 其中 , 越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 , 这种现象就越是突出 。
在社会处于供不应求、经济加快发展、货币需求旺盛阶段 , 通货膨胀就成为信用货币的常态 。 但在社会处于供过于求、经济发展下行、货币需求低迷状态时 , 就可能出现货币总量泛滥下的通货紧缩局面 。 货币政策在应对通货膨胀、需要控制货币投放时 , 是相对主动和有效的;而在应对通货紧缩、需要扩大货币投放时 , 则是相对被动和低效的 , 容易出现“货币需求陷阱”或“零利率陷阱” 。
面对社会主体主动收缩货币需求与负债规模 , 造成市场流动性枯竭和经济严重衰退 , 严重威胁到金融市场和经济社会稳定(可能引发金融或经济危机)时 , 货币政策必须打破常规 , 实施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大规模量化宽松甚至财政赤字货币化 , 通过货币政策 , 使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多地向扩大负债并相应扩大投放和消费 , 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的群体倾斜 , 无形之中剥夺和转移持有货币性资产群体的财富 。
由此 , 货币政策越来越难以完全保持中性或中立 , 难以保持货币币值的长期稳定 , 而是更多地注重保持各个时期CPI或通货膨胀率的基本稳定 , 由此维护经济社会的基本稳定 。 同时 , 还要更好地发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 , 积极推动社会财富的充分交换与有效配置 , 并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作用 。 实际上 , 长期保持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目标 , 就体现出货币政策有意适度压低货币币值的政策意图 。 当然 , 这种扩大货币投放、压低货币币值的做法必须适度 , 不能失控 , 否则将严重威胁货币体系和经济社会的稳定 。
如果说财政政策更多地注重于政府、军队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合理运行 , 主要以政府为主体进行社会财富的分配与调节的话 , 那么 , 货币政策则更多的通过货币币值的调节引导社会财富的流向及其重新分配 , 二者的目标是相同的 , 都是要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 而且 , 在社会货币需求与投资消费萎缩时 , 需要政府进行逆向调节 , 扩大负债与开支 , 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