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去鲁迅化”10年有余,鲁迅作品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么?

【历史故事】“去鲁迅化”10年有余,鲁迅作品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么?】前言
鲁迅 , 近几年的网红人物 , 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
关于他的文字 , 最显著的特点便是犀利 , 他的思想也是如此 。 横眉冷对千夫指 , 当鲁迅拿起笔的那一刻 , 或许就没想过用更温柔的手段来对当时腐朽落败的环境进行口诛笔伐 。
风格如此大胆而又明显的鲁迅 , 是近代社会独一无二的存在 。 与其说他为当时的中国文学注入全新的力量 , 倒不如说是时代造就了不愿折腰的鲁迅 。
【历史故事】“去鲁迅化”10年有余,鲁迅作品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么?
文章图片
弃医从文:人生的蜕变
给鲁迅上第一课的 , 应当是鲁迅的家庭 。
若是读过《故乡》或者《长妈妈与山海经》 , 我们便应当对鲁迅的家庭有所了解 。 虽然出生于清朝末年 , 但鲁迅家中条件还不错 , 他的祖父周福清是光绪年间的进士 , 因而还曾是朝廷官员 。
为此 , 鲁迅自幼有着较好的生活条件 , 从十一岁开始便入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先生读书 。
【历史故事】“去鲁迅化”10年有余,鲁迅作品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么?
文章图片
然而 , 十二岁时 , 祖父因为贿赂考官被判处“斩监候” 。 为了营救祖父的性命 , 周家不仅当掉首饰 , 连祖上的田产都拿去变卖 , 就此 , 鲁迅一家开始走下坡路 。
1897年 , 鲁迅父亲去世的第二天 , 家族开始分房 。 由于父亲去世 , 鲁迅一家得到的房子又小又差 , 自此鲁迅开始看清人情世故与冷暖炎凉 。
家中的境况让鲁迅感慨万分 , 留学经历又让他更加悲愤 。
【历史故事】“去鲁迅化”10年有余,鲁迅作品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么?
文章图片
1904年 , 鲁迅前往仙台学医 , 看着同在日本留学 , 却满脸麻木的中国人 , 鲁迅才恍然明白学医虽然能救人命 , 但不能救人心 。
为此 , 深受刺激的他就此决定起弃医从文 。 刚从文的那几年 , 鲁迅主要是从事翻译工作补贴家用 。
随着清政府的倒台 , 中国步入民国时期 , 鲁迅也逐渐真正深入到文学之中 。 除了校对古籍、辑佚等 , 鲁迅更令我们熟知的身份便是作家 。
【历史故事】“去鲁迅化”10年有余,鲁迅作品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么?
文章图片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 , 鲁迅也成为主笔之一 。
1918年 , 《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了鲁迅所写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 这不仅是响应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 , 反对文言文”的号召 , 更是对封建礼教的无情披露:
我翻开历史一查 , 这历史没有年代 ,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 我横竖睡不着 , 仔细看了半夜 ,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历史故事】“去鲁迅化”10年有余,鲁迅作品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么?
文章图片
自此以后 , 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坛之上 , 成为一把锋利的匕首 , 誓要在昏暗的社会之中为人们划出一道亮光来 。
犀利的语言 , 讽刺的意味 , 基本上贯穿了鲁迅的所有作品 。
但是 , 这在那个年代显得尤为尊贵 , 被我们推崇了近百年的鲁迅先生 , 他的作品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 , 却越发艰难 。
【历史故事】“去鲁迅化”10年有余,鲁迅作品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么?
文章图片
“去鲁迅化”要去掉的是什么?
或许那个年代的人很难想象 , 在一百年后的今年 , 会有“去鲁迅化”这个词出现 。
鲁迅的作品政治性太强了 , 真的可以当作文学作品吗?大清早就亡了 , 封建礼教早就不存 , 鲁迅也应当过时才对 。 他的作品不应当出现在了教材中了……
诸如此类的话语以及作品被移出教材 , 从十年前开始便出现在各个角落 。 曾经以笔为刃、化身为刃的鲁迅 , 为国人思想的解放奉献出了自己所有的热忱 , 如今却到了这般境地 。
所谓的“去鲁迅化” , 在他们心中 , 究竟是想做什么呢?
【历史故事】“去鲁迅化”10年有余,鲁迅作品逐步移出教材,到底要去掉什么?
文章图片
去除批判性
不止如今 , 其实在鲁迅作品问世的时候 , 便有人说过鲁迅的作品政治性太强 , 因为他的作品有着很明显的指向性 。 但也正是这一指向性 , 使得批判性成为鲁迅作品中一个显著的特点 。
如今嚷着将鲁迅作品移除教材的 , 不过就是想让这种批判性消失罢了 。
文学作品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并将其带入我们所处的时代 。 也正是如此 , 鲁迅犀利大胆的笔锋才能在当时那个年代引无数人趋之若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