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产能过剩压力长期存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步入快车道

今年是钢铁等行业去产能工作的收官之年 , 但钢铁产能过剩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0年中国钢铁发展论坛上 , 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发表了题为《“十四五”中国钢铁发展趋势》的演讲 。
李新创称 , 疫情导致国内外市场需求回落的情况下 , 钢铁行业很可能再次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 。 同时 , 产业集中度低已成为阻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 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步入快车道 。

防范产能过剩压力长期存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步入快车道
需求端收缩 , 供给端保持增长
2001~2014年 , 我国钢材消费基本成直线快速上涨 , 2014年达到7.02亿吨 。 2015年 , 我国钢材消费量自1996年以来首次下降之后 , 2016~2019年消费量恢复连续增长态势 , 2019年钢材消费量达到8.95亿吨 。
但从整体趋势看 , 钢材需求将进入减量阶段 。 李新创称 , 防范钢铁产能过剩的压力还将长期存在 。
一方面 , 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 , 单位GDP钢材消费强度将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 , 中国钢材出口量整体呈下降态势 。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最新预测显示 , 到2025年 , 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将增长至58% ,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至36%;最终消费支出所占比重将增长至59% ,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比将下降至41% 。
同时 , 钢材直接出口下滑幅度较大 。 钢材主要出口目的地疫情严重 , 订单取消或物流严重受阻 。 从今年1~6月的数据看 , 中国出口钢材为2870万吨 , 同比下降16.5% 。 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 , 严峻的出口形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
在需求端收缩的同时 , 供给端却依然保持增势 。 今年上半年 , 全国累计生产粗钢49901.1万吨 , 同比增长1.4%;粗钢累计日产274.18万吨 , 折合全年粗钢产量将突破10亿吨 。 中国今年钢产量将占全球的56%以上 。
近年来 , 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高位 。 2019年 , 黑色冶炼及冶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达26% , 是制造业投资增速的8.4倍 。 2020年受疫情影响 , 制造业固定投资增速一直处于负增长 , 尽管环比稳步收窄 , 但相比于同期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速 , 一直低21个百分点以上 。
李新创表示 , 2020年各地置换产能预计约有8000万吨即将投产 。 较短时间内集中释放 , 难免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 。
6月下旬 ,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 , 要求对尚未完成压减粗钢产能目标任务的地区 , 要继续坚持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 , 确保在2020年全面完成去产能目标任务 。
现状是行业发展面临问题与不确定性增多增强 , 行业经营效益重回微利 , 部分企业甚至已经出现亏损 。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 1~5月份 , 黑色金属冶金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493.3亿元 , 同比下降57.2% , 销售利润率仅1.94% , 位居41个工业行业的倒数第五 。
兼并重组窗口期来临
李新创表示 , 周期性行业在低谷期往往会出现大面积的洗牌重组 。 不少钢铁企业面临的尴尬境地 , 不加大装备技改、环保安全等投资 , 没有出路;如果增加投资 , 激烈竞争下 , 未必能撑到最后 。
同时 , 产业集中度低已成为阻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

防范产能过剩压力长期存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步入快车道
李新创对此分析称:一是无法通过行业自律实现产需动态平衡、市场稳定;二是难以有效避免产能过剩、钢价大起大落;三是难以获得国际铁矿石市场采购的话语权 。
2019年 , 前四家钢铁集团集中度22.12% , 前十家钢铁集团集中度36.82%;22家千万吨级以上钢铁集团占比仅52.38% 。 从日本的情况看 , 前两位钢铁企业日本制铁和JFE粗钢产量7903万吨 , 占全国比例达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