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销|扩大有效需求还有哪些新发力点

今年以来 , 多部门密集出台促消费政策 , 加快内需市场潜力释放 。 在商品消费领域 , 相关部门正在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 支持绿色智能消费 , 其中家电、汽车等大宗商品更新置换和回收处理将成为重点 。 另外 , 外贸产品转内销的全面推进也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
消费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 能否快速恢复成为经济复苏的关键 。 今年以来 , 按照落实“六稳”、“六保”要求 , 促消费稳增长持续发力 , 多部门密集出台促消费政策 , 加快内需市场潜力释放 。 各地也纷纷出台促进服务消费的新举措 , 步行街、夜经济、小店经济成为促消费政策发力的重点 。
扩大有效需求
日前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电视电话会议提出 , 着力扩大有效需求 , 多措并举提振消费 , 全面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 着力稳定传统大宗消费 , 加快发展新型消费业态 。
所谓“同线同标同质” , 即生产线、标准、品质全都相同 , 同一个厂家出的产品 , 不分内外销 , 质量均信得过 。 此前之所以会出现国内外“两副面孔” , 一是有些是订单生产 , 属特殊定制;二是为了确保质量 , 出口和国外进口时都会按标准验收 , 检验不合格厂家自然要赔钱 , 这也正是公认外销产品质量过硬的原因 。
事实上 , 内外销产品品质不同也有历史原因 。 眼下 ,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内外销产品做到“同线同标同质” , 不仅有利于促进内需 , 也是市场发展趋势 。 如果出口转内销得以顺利开展 , 或许能更好地让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不景气的现状下实现更快更好的突围 。
在全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 , 此次会议提出要强化要素保障 , 完善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 。 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 , 实施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 , 强化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牵引作用 , 促进大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和紧密合作 , 形成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 。
激发消费潜力
在当前餐饮、文旅等服务消费恢复弱于商品消费的情况下 , 各地纷纷出台促进服务消费的新举措 , 步行街、夜经济、小店经济成为促消费政策发力的重点 。
刷脸消费、便捷泊车、智能导视、5G直播灯会、10秒找房、30秒入住……这些智慧街区功能是南京夫子庙、杭州湖滨路等“全国示范步行街”改造升级后的新增体验 。 在当前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大背景下 , 越来越多的步行街正在改造升级 。
步行街品牌集聚、业态多样 。 步行街的改造升级有助于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 促进餐饮、休闲、文旅等线下服务消费 。 各地的步行街改造升级政策也在加码 。 四川、山东、吉林等地上半年专门出台步行街改造升级计划 。 山东称要用3年培育30条省级示范步行街 , 四川将在3年内命名50条省级示范步行街 , 分别从完善交通设施、优化业态结构、打造智慧街区等方面对步行街实施改造提升 。
据《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2020》数据显示 , 目前夜间线上消费在全天占比提高到40% , 全国600多万线下小店的夜间收入超过去年同期 。 美团外卖数据显示 , 越来越多商家成为“外卖夜掌柜” , 全国约六成餐饮外卖商家晚上10点后仍在营业 。
业内人士表示 , 夏日夜间经济、小店经济找回了夜色下的城市烟火气 , 有助于促进消费回补、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升级 , 同时各种灵活弹性和季节性的工作形式也创新了就业形态 , 成为特殊形势下稳就业的积极因素 。
不少地方政府进一步出台了延长营业时间、优化夜间公共交通服务、改善夜间消费环境的政策措施 , 如辽宁近日发布11条具体措施推动夜美食、夜休闲、夜旅游、夜健身等业态 , 天津宣布启动“2020天津夜生活节” , 吸引了超过百万人次的消费者 。
增量空间更大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 我国内需潜力大 ,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突出民生导向 , 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 。 专家认为 , 当前 , 需求不足取代供应链中断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 , 消费低迷成为宏观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 , 必须全面扩充内部需求 , 加快实现市场循环的常态化 , 实现向市场型深度复苏的顺利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