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打卡“最美渔村” 读沿湖的“桃花源记”( 二 )
“沿湖村的渔民们在劳作中流传下来的渔技、渔歌、渔俗是一大‘宝藏’ 。 ”刘德宝把目光瞄准了村里的生态和渔文化资源 , 提出“旅游兴村” 。
“村里提倡渔民转型后 , 我们是第一家做‘农家乐’的 , 当时心里也没有底 。 一边干一边摸索 , 我们还到苏南的城市学习 。 ”“小马哥”渔家乐的负责人马明斌回忆道 。 他头脑灵活 , 看到村里的发展布局后 , 毫不犹豫地投资十多万元搞起了“渔家乐” , 依托纯自然的生态湿地景观 , 改造自家老房 , 建起了环境优美的“客栈” 。
从小在村里长大的大学生屠苏 , 毕业后也回到村里 , 当起了民宿大管家 。 “渔民以前只会捕鱼 , 现在还能做什么呢?我们就想着 , 鱼可以加工做成湖鲜 , 给客人吃 。 但来这边还不能光吃 , 我们还可以提供住宿 , 所以又有了吃住一体的民宿 。 ”屠苏说 。
一条“沿湖路”直通别样“渔家乐” , 为了帮助渔民规范“渔家乐”经营 , 村里还专门组建了扬州“湖上人家”生态旅游观光专业合作社 , 注册“印象邵伯湖”系列商标 。 一方面 , 村“两委”积极组织渔文化美食节、撒网表演等 , 传播渔文化;另一方面 , 带领村民做起了旅游产业 , 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 增加居民收入 。
如今的沿湖村 , 旅游产业收入2600万元 , 捕捞业收入1500万元 , 村集体收入达到245万元 , 人均年收入3.14万元 , 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不断推进 , 沿湖村渔民转型及乡村旅游产业均取得了较大进展 。 原生态是沿湖村最大的特色 , 未来如何实现沿湖村优化渔村产业结构、提升渔民文化水平是重中之重 。 ”刘德宝说 。
文化铺路 , 要富口袋就要先富脑袋
在这个初夏时节来到沿湖村 , 起初安置在一艘宽大渔船上的“渔家学堂”正在升级改造中 , 建在岸上的这栋充满渔乡风情的“渔家书房”成了村民们的休闲好去处 。
据悉 , 自2014年起 , 沿湖村创办了渔家学堂 , 从乡村旅游、民宿餐饮、渔产品的包装销售等方面 , 对有意愿学习的村民进行培训 。 起初 , 为了让渔民掌握养殖技术 , 刘德宝腾出办公室办夜校 , 每天为前来学习的村民开灯、烧水、打扫卫生 。 为了掌握特种水产养殖 , 刘德宝往返山东、湖北、安徽等地 , 全程参与选种、采购、育苗的各个环节 , 把特水养殖新技术引到村里 。
文章图片
渔家书房一隅
刘德宝说:“渔民这个群体要真正地改变落后面貌 , 要真正实现领先发展 , 不光要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花力气 , 还要在渔三代、渔四代的身上下功夫 。 建立渔家学堂 , 一方面是想让渔家的孩子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 同时也想通过孩子们再影响他们的家长 , 让家长也能重视对下一代的文化培养 。 ”
过去 , 渔家学堂主要是在礼仪和文化知识方面对村民进行培训学习 , 但现在培训的内容也“与时俱进” , 主要与新的发展理念相关 。 沿湖村“两委”不仅把先进地区的发展理念学为己用 , 推动本地的发展 , 同时也与本地的扬州大学、扬州开放大学、扬州市职业大学交流互动、密切联系 , 定向地对渔民们进行培训 , 让他们在转型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
“文化对渔民这个群体来说 , 是我们整个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 我把它理解为‘产业优先 , 文化铺路’ 。 ”刘德宝说 。 文化不仅在发展过程当中起到撬动的作用 , 更需打牢基础 。 同时 , 文化也是凝聚沿湖村渔民群体的根源和灵魂 。 文化的发掘、传承 , 以及在发展过程当中的运用 , 对沿湖村来说都非常重要 。
这几年沿湖村从一个经济薄弱村发展到全区连续三年的“立功村” ,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当中 , 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果 。 刘德宝信心满满地说:“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 , 在这个基础之上 , 沿湖村也定了新的目标: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领先发展 , 这也是我们在自我加压下提出的发展新定位 。 ”
- 第2导师 月入过万”:你学的专业,摆摊能干啥?,“夜市摆摊
- 印度抗中|在印度抗中神剧里,我们变成了被手撕的“鬼子”
- 贾家庄迈上小康路(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新华网|美国“龙”飞船载两名宇航员返回地球[图]
- 新华网|新华调查|打通城市治理“堵点”之聚焦停车难
- 新华网|高温下的劳动者和雨情赛跑,迎着湿热在大山中巡线
- 新华网|印度内政部长感染新冠 俄研究结果支持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的观点
- 新华网-|港媒曝周冬雨baby闹不和 两人同台摆冰山脸很高冷
- 新华网|“7”开得胜 一朝夺冠天下知——《股东来了》开赛7天倒计时
- 新华网|“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学习强国号上线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