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从家暴到谋杀的8个阶段 :中间发生了什么?( 二 )


3
亲密伴侣杀人前的信号
面对层出不穷的伴侣杀人案 , 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露对恋爱和婚姻产生的恐惧 。 亲密爱人一夜之间性情大变 , 化身杀人凶手属于小概率事件 , 大部分家庭暴力犯罪都是有先兆的 。
如果可以在早期发现危险苗头 , 很有可能会拯救一条人命 。 英国犯罪学专家Jane Monckton Smith归纳了潜在犯罪者从家暴走向谋杀的八个阶段 , 每个阶段 , 施暴者都有其典型的行为表现:

暴力|从家暴到谋杀的8个阶段 :中间发生了什么?
文章图片
可以看出 , 伴侣在实施谋杀前大都出现了暴力和控制行为 , 包括肢体暴力、精神暴力、经济控制、限制人身自由等 。 这种暴力不一定体现在受害者身上 , 也可能存在于施暴者与前任的关系中 。
据报道 , 杭州来女士的丈夫许某某就曾多次对前妻施暴 , 并威胁前妻 , 如果不同意离婚 , “命都要没有的” 。
在近期同样引发关注的“拒绝离婚家暴男杀妻案”中 , 暴力行为的演变更加典型 。 丈夫魏某在两人交往仅两个月时 , 就因为妻子割双眼皮打她 。
后来 , 魏某多次对妻子施暴 , 把妻子殴打致脑震荡、鼻骨骨折 。 在妻子第二次向法院起诉离婚后 , 魏某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 , 来到妻子家中 , 用折叠刀将妻子残忍杀害 。
亲密爱人不会一夜之间变身杀人凶手 , 伴侣谋杀通常也不是临时起意的“激情杀人” , 而是长期暴力行为的结果 。 要将亲密伴侣杀人事件防患于未然 , 本质上需要防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
4
杜绝伴侣杀人 , 防治家暴是根本
杀害伴侣与暴力控制通常相伴而生 , 因此家暴案件不能仅仅当作”家务事” , 而是人权问题和社会问题 。
防治暴力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 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 一是事前预防 , 二是事后救济 。
我国2015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下称《反家暴法》)到目前为止 , 已实施了四年多 。 从实施效果来看 , 人身保护令、警方告诫书等事后救济措施效果较好 , 但以反家暴信息宣传为主的预防工作却不尽如人意 。

暴力|从家暴到谋杀的8个阶段 :中间发生了什么?
文章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颁布后的一两年内 , “反家暴”宣传比较到位 。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 对于“反家暴”宣传程度逐渐下降 。
据北京为平妇女权益机构的统计 , 部分反家暴信息在宣传内容上存在偏差 , 要么淡化暴力程度 , 要么将恶性暴力事件“美化”为日常家庭纠纷 , 让人们误以为男性对伴侣的暴力和控制是正常的、合法的 。
此外 , 反暴力观念中除了针对妇女 , 也需要关注儿童 。 在前文“亲密伴侣间暴力的影响因素”中 , 童年遭受过暴力或创伤的孩子 , 长大后更容易对伴侣施加暴力 , 或成为暴力的受害者 。 这种施暴/遭暴的代际传递现象 , 导致“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
看过再多的悲剧 , 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 , 人生充满各种偶然性 , 不婚不育也无法让人彻底远离危险 , 永保平安 。 擦亮眼睛选择良配很重要 , 发现危险及时抽身很重要 , 但个人选择与努力之外 , 社会也有责任保护家庭中遭受过暴力的妇女与儿童免于更大的危险 。
让弱者学会强大 , 也需让魔鬼不敢为所欲为 。

暴力|从家暴到谋杀的8个阶段 :中间发生了什么?
文章图片
_本文原题是《从家暴到谋杀的8个阶段 :有这些特征的丈夫可能杀妻》
【暴力|从家暴到谋杀的8个阶段 :中间发生了什么?】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