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荒滩地变废为宝 袁江村脱胎换骨
:原题为_江西日报|荒滩地变废为宝 袁江村脱胎换骨。
【江西日报|荒滩地变废为宝 袁江村脱胎换骨】
文章图片
脱贫后的袁江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进入7月 , 在樟树市昌傅镇袁江村 , 袁河堤外的400亩枳壳种植基地果实累累;堤内的300亩芡实种植基地里 , 种植户满怀喜悦地忙碌着;1200亩水产养殖场 , 刚出水的鱼虾正在装车 。
谁能想到 , 这些惠及全村百姓的种养产业 , 全都在荒滩荒地上发展起来的 。 通过盘活荒滩荒地等废弃资源 , 变废为宝 , 发展中药材、菌菇、光伏等扶贫产业 , “十三五”省定贫困村袁江村的脱贫之路越走越宽广 , 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 。
荒滩上栽下“摇钱树”
3年前 , 袁河村并没有产业 , 村集体经济为零 。
“没有产业带动 , 就难以彻底脱贫;缺乏产业支撑 , 更难以持续脱贫 。 ”昌傅镇党委书记刘睿介绍 , 袁河边的荒滩 , 曾是耕地 , 由于经常被河水淹没 , 农民干脆抛荒 。 近年来 , 袁江村将滩涂沙洲地进行改造 , 400多亩荒滩以每亩220元的租金流转给了一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枳壳 。
“收益的10%归村集体 , 村民可享受稳定的租金 , 村里还有27个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资金入股的方式获得收益 。 ”袁江村党支部书记余金华说 , 种植之初 , 为解决启动资金的难题 , 保证苗木供应不断档 , 镇里采取财政垫付资金的方式 , 帮助种植户开展生产 。 经过几年的发展 , 枳壳种植基地成为村里的“摇钱树” 。
余金华向采访人员算了一笔收益账:亩产鲜枳壳大约2000公斤 , 折合干枳壳600公斤 。 2019年的价格是每公斤30多元 , 每亩年收入在1.8万元左右 。
“我年老体弱 , 干不了重活 。 自从村里建起了枳壳种植基地 , 我在这里干点活 , 每个月能赚2000多元 , 去年我家就脱贫了 。 ”贫困户黄细珠满意地说 。
低洼田成了“抢手货”
其实在袁江村 , 这种无中生有 , 在荒芜或废弃之地凭空打造出的种植基地和产业并不止一个 。
芡实也是名贵的中药材 。 2017年 , 袁江村将目光盯向了地势低洼的荒芜田 。
“十年九涝 , 白给也没人种 , 土地流转更是老大难问题 。 ”余金华说 , 由帮扶单位引进的农业合作社决定通过改造 , 种植耐涝的芡实和发展水产养殖 。 这一举措让昔日无人问津的土地身价大涨 , 低洼地成了“抢手货” 。 昭阳水产合作社以每亩410元的租金全部拿下 , 打造成300亩芡实种植基地和1200亩水产养殖基地 , 将全村贫困户纳入帮扶范围 。
昔日受人冷落的荒滩荒地被打造成种养基地 , 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合作社+贫困户”等形式吸引村民参与种养 , 带动不少村民就业 , 农忙高峰期基地用工量达100多人 , 人均日工资80元至120元 。 合作社在聘请劳动力的时候 , 优先请贫困户 。 村民出了家门进基地 , 在家附近就可以轻松就业 。
荒地“种”出光伏产业
聚力脱贫攻坚 , 帮扶单位发挥了强大的后援力量 。 2019年 , 宜春市应急管理局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项目 , 帮助袁江村下余组申报健身广场项目 , 并协调财政部门 , 申请村庄整治资金 。
如今的袁江村 ,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产业从单一发展到多样、环境更加和谐美丽 , 到处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
袁江村头的堤坝旁 , 建了一个装机容量1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 。 此前 , 这里是一块荒坡地 。
2018年 , 昌傅镇联系上了江西欣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利用这块荒地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 每年有10万元的收益 , 由村集体统一管理 , 用于支付贫困户参加公益劳动的报酬 。
年近六旬的贫困户余海军腿脚不灵便 , 干不了体力活 , 妻子长年患病 , 还要赡养90多岁的老父亲 , 家庭生活困难 。 袁江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 , 包括余海军在内 , 村里的贫困户全部享受到了光伏电站带来的红利 。
- 变废为宝|Jessica郑秀妍出席品牌流动 优雅形象尽显高贵气质
- 变废为宝|想要头发和婉不油腻,尝尝这款氨基酸香水洗发水,不贵还特别好用
- 变废为宝|第二单元优秀例文1:了不起的语文老师
- 变废为宝|迈克尔杰克逊的女儿都已经22岁了?
- 江西日报|鄱阳湖区8座圩堤完成排涝
- 变废为宝|赵丽颖好敢穿,甜蜜镂空上衣居然搭配玄色皮裤,小露香肩又甜又酷
- 詹姆斯|砍11分+大帽黑贝!湖人50万奇兵1数据第1,詹皇又变废为宝
- 好事多“膜”变废为宝
- 变废为宝|童瑶太会穿了!土掉渣的家居服也能被她穿得这么精致
- 江西日报|红军烈士戒指故事(3)|| 15位徐氏英烈,走到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