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他们追着洪水跑:没人愿冒险,但有些事必须得有人做

:原题为_中国青年报|他们追着洪水跑:没人愿冒险,但有些事必须得有人做。
追着洪水跑
【中国青年报|他们追着洪水跑:没人愿冒险,但有些事必须得有人做】同大镇被水淹那天 , 耿光刚结束在六安市固镇镇的救援工作 , 还没顾上喘口气 , 就拉着团队开车跑了240多公里 , 一路上雨越下越大 , 到达合肥市庐江县境内时 , 已经是晚上 , 同大镇就在庐江县北部 。
车载广播不断提示着道路交通信息和最新的灾情 , 他们随身携带的对讲机也一直在响 , 团队成员互相商量着前往救援的目的地 。 雨带的南移 , 令合肥普降暴雨 。 来自气象部门的信息显示 , 自6月10日入梅以来 , 截至7月26日16时 , 合肥平均降水量829毫米 , 已超过常年梅雨量236% , 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
这其中 , 庐江县首当其冲 , 平均降水量达到1011毫米 , 境内遭受百年一遇洪灾 。 多条河流漫过圩堤 , 向人们的聚集地咆哮前进 , 近19万人因此受灾 , 6万人被迫紧急转移 。
耿光他们的任务就是协助政府转移这些被洪水围困的人 。 他是一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的负责人 , 此前一直参与地震救援工作 , 这个夏天 , 由于严重的洪涝灾害 , 他临时买了两艘冲锋舟 , 然后开始追着洪水救人 。
风险
耿光他们到达庐江县同大镇那天是7月22日 , 庐江县最大的圩口——石大圩刚刚漫堤决口 , 导致4个村庄被淹 , 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 。 洪水涌过来时吞噬了不少人 , 直至今天 , 仍有一人处于失联状态 。
“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 。 ”耿光说 , 同大镇很多村子整体都已经淹没在了水下 , 只有零星的路灯顶端还露在水面上 , 冲锋舟直接开上了村民家的屋顶 , 开船时 , 一不小心 , 头就会撞上电线 。 可是 , 水位还在继续上涨 , 漫过一处处高地 , 不断逼近新的居民聚集地 。
时间紧迫 , 到同大镇的第二天 , 他们就开始救援 。 给冲锋舟充好气 , 推舟下水时 , 耿光心里还是会打鼓 , “这和地震救援不一样 。 ”他说 , 地震救援是静态的 , 震后很多情况可知可控 , 而水域救援“完全就是摸瞎” 。
这个一米八的大汉第一次发现自己这么怕水 , 行驶冲锋舟的时候 , 他的手不断冒汗 , 握着发动机手柄总感觉不听使唤 , 有时一个浪打过来 , 冲锋舟就会偏离方向 。 他得时时注意周边的情况 , 毕竟水面上的风险是可以感知的 。 那些被洪水席卷的冰箱、衣柜等障碍物会漂浮在水面上 , 只要集中注意力 , 一般不会撞上 。
真正的危险来自水下 , 没人能看清水下的情况 。 有时 , 一块玻璃或是一些尖锐物就会划破冲锋舟 , 发动机要是缠上水草或是电线 , 船就有可能侧翻……在救援过程中 , 人要是掉入水中 , 就只能祈祷此时的水面是风平浪静的 。
事实上 , 水域救援面对的风险远不止于此 。 每片水域的情况都不尽相同 , 水的流速、水下环境不一样就会造成不同的水流现象 。
“我们最怕遇上漩涡和滚水区 。 ”成都授渔公益发展中心秘书长王海波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 漩涡起来的时候 , 冲锋舟是没办法靠近的 , 不然就会被水带走 。 而滚水区——高水位水体在低洼处制造了一个大型涡流 , 身在其中可以反复体验被水流带到水底、拉至水面、推向周边、沉入水底的循环过程 , 如果遇上 , 安全指南只有一条——绝对避免进入 。
王海波和耿光是多年的好朋友 , 他们并肩参与了多次救援行动 , 这次也一样 。 在同大镇的救援行动中 , 他们迄今已经搜救转移了30多人 。 谈到救援风险时 , 耿光说 , 不怕死的救援队不是好救援队 , 但“知道有人在里面 , 我们能不救吗?”
救援
对救援人员来说 , 每次参与救援实际上都是在“用命搏” , 因为不可知的风险太多 。
比如7月21日 , 耿光和王海波在固镇镇参与救援时 , 就遇到了险情 。 那是耿光第一次开冲锋舟 , 他对这一天印象特别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