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穿过历史的硝烟走近你——致敬抗战老兵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枚枚金灿灿的军功章、一段段难忘的历史经历……一位老兵的故事是经历 , 众多老兵的故事是历史 。
【历史故事】穿过历史的硝烟走近你——致敬抗战老兵
文章图片
在“八一”建军节95周年来临之际 , 7月24日 , 吉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白山边境管理支队轮训队、漫江边境检查站联合长春市爱路有你社工服务中心一行5人 , 驱车3个多小时来到泉阳镇东北叉影壁村一组和东风街八委四组 , 开展为“100名抗战老兵留影”公益活动 , 亲切看望慰问革命老兵 , 面对面聆听老兵讲述当年的烽火人生 , 感受老兵退伍不褪色的晚年生活 , 用影像和文字双重致敬 , 将老兵的精神传承下去 , 让更多的人认识这群最可爱的人 。
【历史故事】穿过历史的硝烟走近你——致敬抗战老兵
文章图片
在白山市抚松县泉阳镇影壁村一组 , 采访人员见到老兵纪永财时 , 老人斜靠在炕头上 , 头发花白、身材干瘦 , 行动不便 , 听力衰减严重 。 民警任建东、贺鹏凑到老人耳边问好 , 老兵朝民警任建东摆摆手 , 一字一句地说:“听不好 , 我老了 , 大声点 , 耳朵聋了!”
纪永财的女儿纪玉清介绍说 , 早在1945年父亲参加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斗6年 , 在一次战斗中头部受伤 , 现已102岁高龄 , 听力不好 , 记忆力也模糊 , 只有大声说话他才能听到 。 现在老人只能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 身体一年比一年消瘦 。 大家看在眼里 , 疼在心里 。
6年的戎马生涯 , 艰苦难忘的战争岁月历历在目 , 美好的青春和满腔热血都献给了枪林弹雨的军旅生活 。 纪永财两次立功 , 在艰苦的环境中落下腿病和眼病 , 1952年光荣退伍 。 获得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等荣誉 。
在床头边一个塑料整理箱里 , 纪玉清小心翼翼地翻出了一本老旧的相册 , 其中两张泛黄的老照片是纪永财1950年当兵时的军装照 , 握着这张记录历史的珍贵照片 , 似乎握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
“我爸是个很正直的人 , 他始终都保持很坚定、很明确的态度 , 听党话、跟党走 , 始终要求我们要忠诚老实、勤奋务实 。 因为父亲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时刻就在耳边 , 从小到大这种红色基因的家教传承时刻让我们铭记于心 , 我们作为抗战老同志的后代也有责任将抗战精神和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 ”
民警任建东说:“聆听了老兵当年的革命故事 , 回忆往日的峥嵘岁月 , 我的思想受到强烈的震撼 。 要把抗战老兵和他们的故事作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 时刻谨记作为一名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的职责和使命 ,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勇争先、砥砺前行 , 为维护辖区安全稳定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而努力奋斗!”
“这下雨天 , 你们跑这么远来看我 ,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住在泉阳镇东风街八委四组的老兵栾贵有看到民警们拿着米、面、牛奶等慰问品来看望后热情地说 。 民警们与栾贵有老人拉家常 , 详细了解老人生活状况和身体状况 , 听老人讲述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故事 , 为抗美援朝老兵拍照留念 。
栾贵有 , 1948年7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 , 21岁参加抗战 , 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 栾贵有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担任通讯兵班长 , 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低温下 , 勇敢地奔走于前线 , 穿梭于敌占区 。 在一次战斗中 , 敌人突然向我方阵地发动袭击 , 栾贵有和战友们猛力还击 , 用了20多分钟的时间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 这是他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战斗 。 栾贵有拿出当年抗美援朝纪念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保存完好的74年兵役证 , 让民警和志愿者看 , 一件件好比稀世珍宝一样 。
得知民警们也曾经当过兵 , 老人的眼神里充满了愉悦和激动 , 像见到了多年未见的战友 , 紧紧地拉着民警的手 , 一字一句地说:“谢谢你们还想着我这老头 , 这些荣誉 , 不是我一个人的!它更属于每一个人 , 我的战友……”说完 , 老人抬头默默地望向窗外 。
【历史故事】穿过历史的硝烟走近你——致敬抗战老兵】“我们的生活现在很好 , 这样的好时代 , 要感谢党和国家 。 ”说这话时栾贵有老人的眼眶有些湿润 。 栾贵有的儿子栾同美说:“虽然我父亲已96岁高龄 , 但仍然常年坚持关心国家大事 , 新闻联播是老人每天必看的内容 。 ”
从抗美援朝到白山黑水 , 从人民军队到人民公仆 , 栾贵有在党的安排下一直在基层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 , 他为人正直 , 严格要求自己 , 不惧艰苦 , 自立自强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子女 。 “从小到大 , 父亲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 他一直教导我们做人要坚强、豁达、独立 , 无论从事哪一行 , 都要自强自立、爱岗敬业 , 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 让老一辈的抗战精神代代传承 。 ”栾同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