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黑石城Burning Man火人节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去过一次还想去第二次吗( 二 )


亲历黑石城Burning Man火人节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去过一次还想去第二次吗
二、理想国(The Republic) —— 人类理想中的共同体
上面说到的犬儒学派的创始人是安提斯泰尼(Antisthens),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另一个学生,就是柏拉图。他留下了西方思想史上最伟大的著作,《理想国》(The Republic)。
《 理想国 》 第九卷结尾处,苏格拉底对格老孔说,哲人参与政事仅限于理想中的城邦,除非出现神迹,哲人不会参与现实的城邦政治。格老孔表示理解,但他认为世上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城邦。对此苏格拉底回答道 :
或许天上建有它的一个原型,让凡是希望看见它的人能看到自己在那里定居下来。至于它是现在存在还是将来才能存在,都没关系。
苏格拉底在这里说的城邦原型,为了之后的乌托邦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开启了源头。从此,城邦和社会不仅仅是之前历史的遗留物和继承物。同时也是人的伟大精神探索的产物。
《理想国》之前,无论城邦还是国家,都是历史形成的和继承的。也就是当时现状的延续。但是在《理想国》之后,人们相信存在一种人类智识发现的理想城邦形态。人们的任务就是探寻这种形态的具体形式,然后按照其形态来改造现实社会。
从《理想国》以来,乌托邦就不仅仅是一种哲学思想和精神追求,而是一种现世的实践运动。它不仅仅代表一种主张和愿望,而且也同时赋予了有这种主张和愿望的人们,结合起来组成社会共同体的改造力量。
亲历黑石城Burning Man火人节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去过一次还想去第二次吗
在历史上,有两次前无古人的建国运动都是遵循着这个逻辑。两个国家,都脱胎于老的欧洲;两个国家都从旧的已经坍塌的社会结构中,运用人类的智识建立了全新的社会结构;两个国家都在立国的蓝图上,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伟大的实践。
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和苏维埃联邦的建立。
在大规模的社会实践中,目前这是人类历史上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尝试。比较起来,苏联的建国,更加符合《理想国》的特征一些。
同时,相对小规模的社会实践,几百年来,在欧美各地也一直有进行。马克思说过,人不能脱离自己所处的物质时代。但是短时间脱离,或者小范围脱离还是有可能的。千年以来,怀有热情和信念的人们,在不断为建设理想中的城邦不断探索。有的成功了,有的虽然暂时失败了,但是为了未来的成功积攒了宝贵的经验。
火人节存在三十几年了,火人节社区的内核无疑是乌托邦的。在其核心精神价值中,社区投入、社区居民责任和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三原则,自古以来,都是乌托邦城邦的核心价值观。
亲历黑石城Burning Man火人节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去过一次还想去第二次吗
三、 马克思和列宁 —— 乌托邦的伟大实践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也是《理想国》理论的第一次比较完整的实践。这在当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一个巨大的扬弃,也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对时代课题的一次回答。
一战之前的工业化强国,都是通过海外殖民地调动自然资源,以及类似北美的奴隶制来支撑母国的快速工业化模式。这个工业现代化的动能更多不是本国自生的,而是建立在压榨和剥削殖民地资源基础上的。也就是调集几乎全世界的资源,让几个欧洲传统国家先富起来。以至于后发工业化国家,如果想尽快完成现代化,只有通过抢占其他国家原来的殖民地资源来完成,这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最根本原因。
但是苏联给了人类新的选择。在列宁主义的带领下,通过对国内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产权的重新组织,开创了人类大规模计划经济的伟大实践。苏联通过十几个五年计划,基本运用国内的所有资源,就迅速长成了新最大的工业强国。
这种没有通过大量外部资源的掠夺,仅仅通过国内资源的重新组织,完成工业化的模式,给世界上其他后发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示范效应。
后来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虽然受到了阶段性挫折,但是上述工业化现代化的模式并没有问题。中国后来的超越式发展,也是借鉴了苏联的成功经验完成的。
亲历黑石城Burning Man火人节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去过一次还想去第二次吗
同时,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乌托邦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打掉固有的社会分层,让普通人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分享更多的社会发展成果。后发工业现代化国家实现这个目标,甚至比经典社会主义的图景中还困难。
因为要加上关键一步,先要实现社会经济和物质的极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计划经济的管理者和所有体制内人员抱着坚定的理想和巨大热情,来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在快速发展中,又要兼顾公平,多难啊。
搞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后发国家的搞社会主义就更加是理想主义。
很多人认为什么个人的自由啊、平等啊才是理想主义,但是和共产主义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这一理想比起来,前面这些小理想都实在太渺小了。对于几千年来的乌托邦理想实现,
享受富贵、吃香喝辣谁都会,对物质主义的节制和扬弃才难;
仰视权贵、嫌贫爱富是常态,对等级的排斥和大写的人的推崇才难;
资本主义拿钱买一切很容易,不通过商业交换,而通过发挥人的内在为社会做贡献才难;
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里的”轻与重“章节中,探讨了人的肉体和灵魂之间的紧张关系。我认为乌托邦理想,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这种灵与肉紧张关系在社会领域的体现。
人类在不断地挣扎进化,力图超越沉重的肉身和欲望,实现哲人王的社会。这条道路注定是漫长和艰难的。计划经济需要大量理想主义而又信念坚定的管理者,现实可能没那么多。这个矛盾也许能由未来的AI技术来解决。如果是这样。
我们距离人的自由和全面解放,就又进了一步。
亲历黑石城Burning Man火人节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去过一次还想去第二次吗
四、嬉皮士运动 —— 我们要换个活法
1929年,曼海姆(Karl Mannheim)发表了其开创性著作《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在这本著作中,曼海姆对意识形态的概念进行了经典的区分。
广义上,乌托邦也是一种意识形态,两者都是与现实不一致的思想。狭义上,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指向了相反的方向。意识形态指向过去,因为落后于现实产生不一致。而乌托邦指向未来,因为超越现实而产生不一致。
1959年,《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两位英译者之一的美国社会学家施尔斯(Edward Shils)在有150名世界知名学者齐聚的米兰,发表了题为《“意识形态”的终结》的综述,指出左派和右派的融合倾向,已经使意识形态趋于一致。这导致了一场意识形态终结的世纪大辩论。
在几乎同时,遍布世界的战后左派运动席卷了世界。在美国,最著名和影响最大的就是起源于旧金山嬉皮士运动。嬉皮士运动有几个特点:
1、反越战;
2、通过身体和行为对现有美国主流社会价值观表示否定和反抗;
3、简朴生活,组建自然公社寻找真正自我;
嬉皮士运动的乌托邦特质,直接影响了20世界八十年代火人节社区的形成。实际上,最开始,火人节社区就是一群嬉皮士艺术家组建而成。
关于嬉皮士运动以及硅谷精神对火人节基因的塑造,计划在本系列第三篇文章再细说。
亲历黑石城Burning Man火人节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去过一次还想去第二次吗
五、火人节 —— 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
火人节的十大原则由其创始人Larry Harvey2004年总结出来。这十个原则可以看成是火人节的宣言和精神内核,也可以看到两千年来的乌托邦和人类的梦想。
火人节的第二原则是无偿赠与精神 Gifting,第三原则是反商业化 Decommodification第四原则是自给自足 Radical Self-reliance。给予火人节社区居民的贡献和礼物,都是非商业化和自愿的。换句话说也是单向的,不要搞礼物交换之类的事情,至少不期待礼物交换。社区里面没有金钱流通,社区居民自给自足,互相帮助也是自愿的,而不是买卖。自己多动手,或者获取他人的帮助,但是不能是购买服务。
第五原则是彻底的自我表达 Radical Self-expression,第九原则是积极参与 Participation,和第十原则是投入当下。
火人节社区的居民,运用自身的能力,为火人节大家庭做出贡献,同时也是自我的展现。这一点,在火人节艺术品搭建中特别重要。在下一篇文章里,我将单独把火人节艺术品拿出来讨论。因为它是火人节核心的最核心体现。
亲历黑石城Burning Man火人节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去过一次还想去第二次吗
从上面这些原则可以看到,火人节这个每年在地球上存在8天的社区,简直是一个人类千百年来追求的乌托邦城邦的美国沙漠精简版。
火人节不是一个物质享受的地方,什么属于火人节仁者见仁,但是舒适绝对不属于火人节;
火人节不是一个观景拍照的地方,能力大小不重要,关键要全情投入把他作为家园来建设;
火人节不是一个集市和秀场,没人关心你的财富和世俗地位,你能为火人节社区带来什么创意才重要;
火人节不是猎奇的地方,如果只想看裸体和奇怪表演,北上广深更划算,不用大老远跑到美国西部沙漠来。
火人节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
火人节是人类不灭的乌托邦精神的实践;
火人节能使遍布世的孤独灵魂们,每年能相聚一起,开怀畅饮。
亲历黑石城Burning Man火人节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去过一次还想去第二次吗
我们起名NO NAME未名营地,一个原因是2017年营地里主要是来自北大的营员,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和几个师兄聊起来,希望北大的同仁们在思想方面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大家对北大毕业生的现状很不满意。就像之前我问过一个师弟,以后的理想是什么,他说是争取公司做大后上市,我说然后呢,他说上市后他争取套现退出,也能有小十个亿现金了。我又问然后呢,他一脸茫然的看着我说,然后花啊。我说,
你这样想法,和盼着有钱了买上三满屋子烧饼的农民有什么区别?
金一南少将在《苦难辉煌》里总结道,党的领袖有的人提供思想,有的人提供意志,而毛主席,既提供思想,也提供意志。好的领袖自当如此,无论政治领袖还是商业领袖。没有思想的带头人,穿衣吃饭是好了,并没有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北大的毕业生。
如果北大都不能提供思想了,难道还指望清华吗?
借着火人节这个理想主义的精神家园,这个观察西方几千年来流变的最佳窗口,我们希望在不同的营地,通过不同人的视角,得到更多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
每年到达火人节社区的入口,每个遇到的人,都会满脸真诚的说一句:welcome home。
我想,这就是老burner们每年不远万里来相聚的原因罢。
■网友的回复
写这么多,一半是自己的感想,一半是结合网上阅读其他burner的体验,记录这梦幻一般的一个星期。照片除Inst截图都为本人所拍。
2018年第一次去的BM, 加入了一个camp, 从开门呆到最后,总共八天,我回来后人家问我是不是还会去,我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我会再去的。那是一个很难用语言描述清楚的经历,基本去过的人都说“It’s a waste of time trying to describe Burning Man to people who haven’t been. If you really want to know, you should go by yourself.” 它真的是一个离开后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我生活中遇到的Burners基本都是一次次回到那个“家”。有的是第一次去了之后,年年都去。有的是第一次经历过后等了很多年不再去,但最终又再回去了。”BM is known to change people.” 还有人说,Experiencing BM is like being traumatized, only with amazingness.
今年的参与人数已经到七万了,网络上有人觉得它再也不那么“反主流”了。但我没见过它起初那“最纯粹时”是什么样子的,我觉得只要它的本质不变,它还是会给人由内到外的震撼的。它还是这个金钱利益至上,物质主义世界的一股清流,噢不,瀑布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