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的入侵:现代经济学的考验


叙事的入侵:现代经济学的考验
本文插图
孔笑微/文
“是贝尔奖”经济学家
2014年耶鲁大学的春季学期 , 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刚刚开始本科一年级的“初级宏观经济学”大课 , 就不幸成为一场恶作剧的当事人:几个年轻学生手摇铃铛 , 从教室不同角落走来 , 堂而皇之登上讲台 , 将铃铛和一张模仿获奖证书的纸卷颁授给自己的教授 , 宣称由于希勒过于自恋地经常提及他于前一年秋天获得的诺贝尔奖(Nobel) , 所以特颁发“是贝尔奖”(Yes , bel)以资敲打 , 然后扬长而去 , 留下尴尬的教授和怔然的满座同窗 。
即使在自由主义气氛浓厚的耶鲁 , 这个恶作剧也有些过火——希勒教授只在公开场合提过他的诺贝尔奖一两次 , 并且是众所周知的好脾气——除了说明权威讨人嫌 , 以及经济学的权威特别讨人嫌之外 , 似乎也并没什么机智之处 。 然而有趣的是它的传播:耶鲁校刊上很快有喜爱希勒教授的学生撰文打抱不平 , 批评此举破坏了常春藤学校师生之间“无声的互相尊重核心关系”并且“一点都不有趣”;批评刊出后 , 回应相当热烈 , 有人赞同 , 有人认为摇晃铃铛是一种象征 , 耶鲁的自由传统远比诺贝尔奖重要 。 一名留学耶鲁的中国学生为媒体写文章评论:“对一种行为 , 如果所有人都一致认为妥当 , 那还有界定所谓自由的必要吗?从这个角度看 , 自由的边界恰是由不妥的行为来界定的 。 ”
罗伯特·希勒教授本人不失幽默地化解了在场的尴尬 。 但耐人寻味的是 , 无论是这场小小的讽刺风波 , 还是新晋诺贝尔奖得主的桂冠和希勒本人不俗的口才 , 都没能改变“初级宏观经济学”大量缺勤 , 在期末要与一半空座面面相觑的情形 , 学生们宁愿去上助教讲的对过考更实用的习题课 , 也懒得再与经典理论以及它们的“社会应用”奋战 。 在时间与知识的自由市场上 , 自由的边界由放弃它的成本来界定 。
与此截然相反 , 同为希勒教授讲授的“金融市场”课程 , 却数年如一日座无虚席 , 一课难求 , 公开课在耶鲁网上课程中历年都名列前茅 。
经济学中“叙事”的剪除与再入侵
如果按以赛亚·伯林的分类比喻 , “狐狸”与“刺猬” , 前者博而肆 , 履一舟行万水;后者精而深 , 种独木坐成林 。罗伯特·希勒是一个典型的“狐狸” , 他早年师从著名的“M-M定理”创立人莫迪利安尼 , 以新凯恩斯学派的面貌在宏观经济学里出道 , 有成就的研究领域纵贯房地产、资本市场、行为经济学、公共选择和商业道德批判 , 继而不可避免伸展到心理学和历史学 。 希勒真正“舞出圈”而在公众中赢得盛名, 无过于对两次重要经济危机(2001年互联网泡沫和2007年次贷危机)的准确预言 。 作为经济学者中成功的畅销书作者 , 希勒教授将“非理性繁荣”和“泡沫”从学术术语改造成了耳熟能详的公众短语 , 而他本人 , 也在耐心死磕“有效市场假设”(EMH)的学术“叙事”中建构一生的学术轨迹 。 由此看来 , 这样一位学者去冒犯经济学的“科学性”与“分析性” , 挑战基础理论中根深蒂固的叙事迷思与相应被低估的风险 , 的确是一个合适而有趣的思维之旅导游人 , 即使经济学一向以嘲讽者众多出名 , 这位“诺贝尔”与“是贝尔”的双料获奖人 , 却是一位天生的自嘲者 。 “叙事”本是文本与符号学领域的基本概念 , 本意是“对故事的描述” , 包括虚构与纪实 。 文化分析和社会学研究非常重视重大叙事的形成与传播 , 民族、国家、宗教、文化、性别、历史都由大大小小虚构和纪实性叙事充满 , 比如“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 , 完整的叙事不仅包含故事 , 还有情绪和价值判断 , 叙事的力量和危险 , 都在于高度可共情和易传播性 , 一个有力的叙事可以对抗理性思考 , 尤其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 , 低成本形成迅速的群体反应 。 具有影响力的叙事往往是决策的重要动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