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鱼灯匠人的“浪漫情怀”:守艺30余年只为非遗传承


江南鱼灯匠人的“浪漫情怀”:守艺30余年只为非遗传承

----江南鱼灯匠人的“浪漫情怀”:守艺30余年只为非遗传承//----

裱糊是一道很讲究技巧的工序 王洁涵 摄

  中新网湖州7月29日电(采访人员 施紫楠 通讯员 王洁涵)“明精石即云母石 , 菱湖人善制为灯 , 工巧独著 。 ”在“中国淡水渔都”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 , 人们对彩灯有着特别的情感 。


江南鱼灯匠人的“浪漫情怀”:守艺30余年只为非遗传承

----江南鱼灯匠人的“浪漫情怀”:守艺30余年只为非遗传承//----

虞敏儿正在调整细节 王洁涵 摄

注意到   始于汉、盛于唐 , 明清到民国时期 , 菱湖镇的彩灯尤为精良 , 在江浙沪一带负有盛名 。

  今年71岁的虞敏儿 , 做菱湖彩灯已有30余年 。 走进他在凤凰街道凤凰一村的家中 , 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张偌大的工作台 , 和满满一墙的鱼形彩灯 。 说起彩灯 , 虞敏儿眼中总是闪着光的 。


江南鱼灯匠人的“浪漫情怀”:守艺30余年只为非遗传承

----江南鱼灯匠人的“浪漫情怀”:守艺30余年只为非遗传承//----

虞敏儿根据设计图纸制作鱼灯 王洁涵 摄

  “每个菱湖人 , 肯定都听说过彩灯的故事 。 但是在我小时候 , 满街彩灯的盛景就已经很难再现了 。 ”因为喜欢 , 虞敏儿在十几岁时 , 就跟着师傅学做灯笼 , 从兔子灯、小方灯 , 到80年代流行的木制方宫灯 , 他都做过 。

  数十年来 , 虞敏儿也曾在船厂、绸厂、酒厂等地方工作过 , 但一有闲暇 , 他就琢磨彩灯制作 。 鱼形彩灯 , 是水乡人的浪漫 。 根据父亲对儿时记忆的描述 , 虞敏儿复原制作了许多鱼灯 。


江南鱼灯匠人的“浪漫情怀”:守艺30余年只为非遗传承

----江南鱼灯匠人的“浪漫情怀”:守艺30余年只为非遗传承//----

虞敏儿和凝聚了他一生心血的各式彩灯 王洁涵 摄

  从设计构图 , 挑选材料 , 制作骨架 , 到装灯、裱糊、上色、点睛……鱼灯制作工序有七、八道之多 , 考量的是艺人在空间架构、色彩搭配、艺术创作等全方面的能力 。 尤其是构图 , 最是考验设计者的功力 。

  “要想把鱼灯做得逼真 , 就要掌握各种鱼类的外形 , 测算出不同的数据 , 才能做出活灵活现的鱼灯 。 青菱灯弯角时尚新闻大些 , 肩耸得高些 , 红菱灯角相对要平些……”在虞敏儿家中 , 设计图纸叠得老高 。

  虞敏儿告诉采访人员 , 鱼灯裱糊时也要讲究技巧 , 鱼身不能皱 , 要挺括 , 过松过紧都不行;上色要有耐心 , 特别是画鱼鳞 , 不同位置的鳞片大小不一;为了让鱼灯更加美观、逼真 , 以前制作用竹子、棉线、纸 , 现在用铅丝、胶带、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