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明月逍遥客|清朝太医是几品官?水平怎么样?是怎么给皇帝看病的?
我国自封建时代初期 , 宫廷即设置有医药机构 。 秦汉时置太医令 , 隋唐有太医署 , 宋改为太医局 , 金代始改称太医院 , 置提点为长官 , 明清相沿 。 清太医院归礼部领导 , 是“掌医之政令 , 率其属以供医事”的独立机构 , 除选拔人员要通过礼部外 , 平时则独立行使行政业务清太医院设长官1名 , 称为院使 , 副长官2名 , 称左右院判 , 下设御医10~15人、吏目10~30人 , 医士20~40人 , 恩粮医生20~30人 , 切造医生(负贵药物)20~30人 。 这种编制清代各朝虽有增减 , 但总的体制一直没有变化 。 院使为五品官 , 御医均授七品官、准用六品冠带 。
文章图片
清太医院原址设在紫禁城内东墙(东华门内往北) , 民国初年迁至地安门外东大街路北 。
清初 , 太医院分设11科 , 即:大方脉、小方脉、伤寒科、妇人科 , 疮疡科、针灸科、眼料、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痘修科 。 后来 , 将痘疹科并入小方脉 , 将疮痛科并入口齿科 。 乾隆年间 , 太医院掌9科 。 清中叶以后 , 又将伤寒料、妇人科并入大方脉 , 疮疡科改为外科 , 撤销针灸及正骨两科 , 所以 , 光绪《会典》中记载 , 太医院设5科:大方脉、小方脉、外科、眼科、口齿料 。
太医院自院使到医土都要按自己的业和等级“给事内廷”(到内宫服务) , 轮流值班 。 值班分内值和外值 。 内值在各宫内的外班房值班 , 又称宫值;外值在东药房值班 , 又称六值 。
文章图片
凡宫中传唤太医院侍直(值班)的医官入大内(皇宫)看病 , 都要由御药房太监带領 , 诊治皇帝疾病开出处方后 , 必须与太监一起在御药房合药 , 并将药方联名封存 , 然后具本报告处方中所列药物的药性和治疗大法 , 医官和太监在月日(日期)下署名 , 再进呈皇帝阅览 。 奏本(报告)后 , 将本章登记入册 , 由太监收掌 , 以凭稽考 。
煎调御药时 , 太医院医官和御药房太监一同监视 , 以两服药合为一服 , 煎好后分别倒入两支杯子中 , 一杯由主治医官先尝 , 再由院判、太监依次饮尝 , 然后将另一杯进呈皇帝服用 。 如果配制药品时 , 不依照原方及未开明药味和份量 , 或虽开具而有漏错 , 则将以“大不敬”论罪 。
清太医院的御医 , 除礼部直接调聘外 , 很多是由各地保举的 。 他们不仅都具备深厚的中医理论和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 而且都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 , 在辨证施治中 , 理法井然 , 方药稳妥 , 尤对慢性病理更是考虑周详 。 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地方官根本不敢向皇帝推荐 。 加之宫廷用药 , 其丰富精良 , 民间无法企及 。 因此 , 太医院的医学成就和医疗水平 , 可以说代表了当时国家的最高医学水平 。
文章图片
【清風明月逍遥客|清朝太医是几品官?水平怎么样?是怎么给皇帝看病的?】为了培养宫廷医务人员和造就中医人才 , 清代太医院内还设教习厅进行医药教育 , 教习厅分设“内教习”和“外教习”两种 。 “内教习”是教育太医院供职的医生 , 对其中有培养前途的 , 给予再教育 。 “外教习”是教育和培养太医院医官子弟或普通平民学医者 。 教习厅教官均由太医院中选派学识素著的医官担任 , 普通平民入学 , 规定由同乡的京官具结推荐呈报太医院再取得太医院医官的保结 , 同时经院使院判考试 , 认为其学医可造就者 , 准其在院等候 , 顺序递补 。 这些学员经过重重考核 , 确系“通晓医理 , 身无过犯“者 , 才可进入“外教习厅”学习 。 学习期间供食宿 , 学习科目为雍正初年定有张景岳《类经注释》、李明珍《本草纲目》和张仲景《伤寒论》 , 每3年由礼部堂官到院内主持考试 , 被录取后为医生 。 晚清政府政务虽已松驰 , 但对医官的教育和考查还是十分认真 。
- 清風明月逍遥客|为什么吕布用的兵器是戟而不是方天画戟?,原创
- 清風明月逍遥客|叱诧风云的巨人凯撒大帝是怎么死的
- 清風明月逍遥客|甚至为所欲为堕落犯罪?,宋代僧侣为什么会世俗化
- 清風明月逍遥客|白居易是怎么治疗老年白内障的?,原创
- 清風明月逍遥客|清朝太医是几品官?是怎么给皇帝看病的?
- 逍遥阁娱乐1|再也不担心买到假蜂蜜了,怎么辨别蜂蜜的真假?教你一招
- 明月文斋|鲁智深的关西五路廉访使是多大官?比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强太多
- 清風明月逍遥客|为什么武将功劳再大也依旧被文官瞧不起,在宋朝
- 逍遥阁娱乐1|为何古代皇帝不让50岁以上的嫔妃侍寝?背后原因令人心酸!
- 逍遥游讲史|魏文帝曹丕为什么还是那么信任孟达?,面对很多大臣的诋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