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虫”钻进互联网( 九 )

 

“尽量让他们少弄(宣传活动) , 多了要打扰 。 ”阿木爷爷想起在网上看到的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新闻 , “他不在家里住了 , 搬出去了 , 没法生活 , 门被(围观的人)踹了 , 那就不必要了 。 ”

 

“敲敲打打几十年 , 谁想到我老头子火了 。 ”阿木爷爷说 , “什么网红不网红的 , 我就是个木匠 。 ”


“木虫”钻进互联网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成为“网红”后 , 各个媒体来拍摄阿木爷爷的木工 。 新京报采访人员王双兴摄

匠人的年轮

 

现在 , 阿成开始尝试理解父亲那代人身上的工匠精神 , 说到底其实就是找到自己擅长的事 , 然后把它做到最好 。

 

起初拍视频时 , 阿成出于传播的考虑 , 希望增加故事和剧情 , 从而忽略了父亲做工的细节 。 这时候 , 阿木爷爷会站出来提醒 , 要多拍细节 , “要让大家看得清楚一些 。 ”渐渐地 , 阿成开始试着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 , 不再为了流量牺牲内容本身 。

 

七月底 , 一群电视台的编导和摄像师闻讯而来 , 想在节目中完整呈现阿木爷爷制作鲁班凳的过程 。 拍摄两天后 , 因为时间紧张 , 摄像师问:“明天能做完吗?”

 

阿成犹豫一下 , 问父亲:“应该可以做完吧?”

 

“可以做完 , 但是不合格 。 ” 阿木爷爷看着木料 , 闷声回答 。

 

鲁班凳算是中等难度 , 最简单的小口哨一小时就能做完 , 最复杂的拱桥则需要十多天 。 慢工出细活是老木匠几十年的原则 , 想做出好东西 , 手艺、木料、时间 , 缺一不可 , 牺牲时间 , 就达不到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