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虫”钻进互联网( 四 )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 , 改革开放的风慢慢渗透进那个鲁西小山村 , 拆旧房、建新房、打新家具的人越来越多了 , “报酬”也拿上了台面 , 鼎盛时期 , 一天能赚二三十块甚至更多 , 在五毛钱能买一兜子面粉的年代 , 这算不小的数字了 。 那是木匠们最好的光景 。


“木虫”钻进互联网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阿木爷爷的工具 , 很多都是自制的 , 用着顺手 。 新京报采访人员王双兴摄

但几年后就发生了转折 。 村里开始有人外出经商了 , 偶尔有一夜暴富的神话刺激着人们的神经;阿成在一个同学家里见到了大彩电和游戏机 , 但自己家没有;西式家具在逐步取代传统家具 , 村里人娶媳妇 , 从骑自行车变成骑摩托车、三轮车 , 再到开小轿车 , 车上拉的 , 也从从前找木匠做的脸盆架、柜子箱子 , 变成了布沙发和玻璃茶几 。

 

王德文研究过新式家具 , 里面塞着碎刨花 , 外面贴着三合板 , 好看 , 但不结实 , 喷上去的漆就像给家具穿上衣服 , 时间久了会褪色 , 甚至脱落 。 相比起来 , 传统家具只要木料选得好、榫卯做得好 , 使用寿命长出好几倍也有可能 。

 

但“便宜好看”的新式家具 , 还是飞快替代着“费时费力费钱”的传统家具 , 木匠们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

 

如今 , 老木匠们到了花甲古稀之年 , 大多不再靠手艺谋生 , 含饴弄孙 , 安享晚年 。 阿成说 , 那代人里 , 还在做木工的逐渐走上了三条不同的路 , 一种眼光放得长远 , 把精力放在选料和工艺上 , 看重传统家具的收藏价值;另一种更弦易辙 , 改行做更受市场欢迎的西式家具;还有一种就是父亲了 , 就算没了顾客 , 也一直埋着头继续做 , 哪怕是给街坊邻居做板凳 , 或者给孙子做玩具 。

 

2017年 , 孙子出生 , 阿木爷爷和妻子从山东老家来到儿子一家所在的广西梧州陈塘镇 , 帮阿成带孩子 。

 

阿木爷爷每天大把闲暇 , 除了散步、浇花、逗孙子 , 再没有别的事可做了 。 他闲不住 , 手痒 , 就跑到儿子家的车库里捣鼓工具 , 一来二去 , 自己做了些锯子凿子 , 然后找点木料 , 敲敲打打给孙子做玩具——龙舟、摇椅、秋千、将军案、泡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