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明实录:朱棣在皇宫发现一道圣旨,他看后痛哭:父皇害苦儿臣了

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 , 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 , 皇权一直都是最至高无上、最令人向往的权力 。 因此 , 历史上发生了许许多多属臣为争夺皇权而起兵造反的事例 , 靖难之变就是其中的典型 。
1399年到1402年 , 明朝的藩王朱棣不满当朝皇帝建文帝朱允炆 , 起兵造反 。 最终朱棣将建文帝取而代之 , 成为明朝的新皇帝 , 史称“靖难之变” 。
许多人都听说过这起大名鼎鼎的造反事件 , 因为它是我国历史上少数臣属成功夺权的例子 , 更因为这次争斗改变了明朝接下来几百年的历史走向 。
在朱棣夺得帝位之后 , 他在清理皇宫的时候有了意外的发现——一道建文帝留下来的圣旨 。 在看到圣旨的内容后 , 他痛哭 , 甚至发出“父皇害苦儿臣了”的叹息 。 那么这道圣旨上到底写了什么?为何朱棣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场叔侄相残的靖难之变来龙去脉又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历史 , 探求真相 。
【爱历史】明实录:朱棣在皇宫发现一道圣旨,他看后痛哭:父皇害苦儿臣了
文章图片
太子病逝 , 文帝即位
“开局一个碗 , 结束一个国” , 这是现在大多数网友对明太祖朱元璋传奇一生的调侃 。 元朝末年 , 民不聊生 , 灾祸频起 , 朱元璋抓住时机起兵反元 。
他戎马一生 , 历时十五年 , 最终从一个拿着破碗乞讨的乞丐变为了坐拥天下的开国皇帝 , 建立了大明王朝 。
也许是他也曾经过着苦日子 , 所以即使是当上了皇帝 , 他也体恤民情 , 严惩贪官污吏 。 在他的统御下 , 明朝政权逐渐巩固 , 百姓们的生活也慢慢变好 。
【爱历史】明实录:朱棣在皇宫发现一道圣旨,他看后痛哭:父皇害苦儿臣了
文章图片
随着地位越来越稳定 , 朱元璋也迎来了一个困扰着历届皇帝的问题:那就是挑选一个合适的接班人 。 原本 , 朱元璋选定的继承人是朱标 , 他既是朱元璋长子 , 也是正统马皇后所生 ,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 , 都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
朱元璋对这个太子也非常看重 , 从小就对他寄予厚望 , 着重培养 。 朱标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 成为了一个饱读诗书、宽厚仁义的人 , 不出意外的话 , 朱元璋过世后大明的天下就将为他所继承 。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 1392年朱标视察地方回到京城后 , 染上风寒 , 不治身亡 。 背负众望的太子突然逝世 , 朱元璋还顾不上伤心 , 一个难题就摆在他的面前:下一个接班人该选谁?这关系到大明统治 , 朱元璋不得不慎重对待 。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 , 朱标死后 , 有两个比较有竞争力的候选者:一个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 , 另一个则是原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
【爱历史】明实录:朱棣在皇宫发现一道圣旨,他看后痛哭:父皇害苦儿臣了
文章图片
说起朱棣 , 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勇武 。 朱棣1360年出生于南京,时值朱元璋死敌陈友谅大举进攻南京 , 可谓是自幼就生长在战火中 。
他文武双全 , 是打仗天才 , 11岁就被封为燕王 , 20岁就藩北平 。 朱棣的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弯弓射大雕不在话下,尤其喜欢打仗,智谋过人,还知道怎么打胜仗 。
朱棣和朱元璋是同类人 , 雄才大略 , 而且各方面能力都比侄子朱允炆杰出 , 更适合当帝 。 就朱元璋内心而言 , 他也不是没有传位给朱棣的想法 。 但是 , 血统却给朱棣带来了大麻烦 。
他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龙子”——意思就是说他并非是马皇后所生 。 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延续几干年 , 朱元璋也很难跳出这个框架 。
【爱历史】明实录:朱棣在皇宫发现一道圣旨,他看后痛哭:父皇害苦儿臣了
文章图片
反观朱允炆 , 虽然才能方面没有朱棣那么突出 , 但是他的优势在于重视孝道和地位正统 , 非常符合儒家思想理想继任者的定位 , 赢得许多朝中官员的支持 。
据记载 , 朱元璋曾就立储问题悄悄征询过大臣的意见 。 他问翰林学士刘三吾:“现在太子死了,而治理国家就必须要选对继承人 。
皇长孙年轻太小不懂事 , 我想让燕王接替我的位置 , 你看怎么样?”对此 , 刘三吾是这么回答的:“如果立燕王为接班人 , 那么秦王、晋王也会心生异心 。 皇长孙朱允炆年纪虽小 , 但博古通今 , 知书达礼 , 大家都很拥护他,您可以安心地把大权交给他 。 ”
由此可管中窥豹 , 朱允炆深得文官集团的拥护 。 而朱元璋对朱允炆则抱着一种复杂的感情:一方面 , 朱允炆从小就到得了良好的教育知识渊博,能以德服人;
但另一方面他几乎从未出过宫 , 涉世未深 , 这也导致他性格仁柔,心太软,脸不厚,心不黑 , 不太适合帝王的身份 。 朱元璋内心有着忧虑:自己这个孙子柔弱的肩膀,能否担负得起治理大明帝国的重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