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一百多篇SCI的邢立达翻车了?撤稿被夸?“学术圈”的另类粉圈化( 二 )


学术质疑难道不能出现在自媒体上吗?学术性的东西不能以自媒体形式出现的话 , 那科普博主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这些质疑多少有些奇怪了 , 严谨论证后提出疑问居然会被理解为抬杠式质疑 。
专家自然不只是在公众号上质疑 , 3月18日 , 中国学者向Nature提交了质疑论文 , 并将其上传到预印本平台bioRxiv , 经原始论文通讯作者同意后 , 学者将其提交给了Nature 。
不少专家认为“史上最小恐龙”实为蜥蜴 。
中科院古脊椎所副所长徐星在接受科学网采访时表示“作者甚至从来没有试图想要先去严格地证明这就是鸟类 , 也没有在蜥蜴的可能性方面做进一步探讨 。 ” , 所长邓涛更是直言 , “由于化石标本的唯一性 , 常常会寻找一些合作者 , 而标本的获得者也许未必具有足够的学术水平 , 学术判断能力不足 , 就会出现失误 。 ”
邢立达的粉丝在多个平台认为“返朴”刊登的文章是哗众取宠 , 返朴的主编之一颜宁遭到了非常多粉丝的批评攻击 。
让事情变得更加迷幻起来的是专家的质疑被网红认为是“学阀”打压 。
俄罗斯值得买、开水族馆的生物男、来去之间等大V都曾在此事上力挺邢立达 , “返朴”等提出质疑的专家被打成“学阀” 。
上图中通篇“老学阀”的博主俄罗斯值得买是一位有283万粉丝的大V , 非学术大V , 非科普大V , 而是卖货大V 。
这位卖货大V之前的经典微博是“邢立达老师每次从琥珀里面发一篇论文 , 我那一密码箱的虫珀就要增值一点点” 。
上述两条微博已无法在其主页看到 。
既然“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小恐龙”的话题可以有1.2亿阅读 , 将学术成果放在媒体上宣传 , 那么为何学术质疑不能放到媒体上呢?将那么多质疑的人打作学阀 , 那些质疑的外国学者要怎么分类呢?
论文发表4个多月后 , 7月22日 , 邢立达发了一条微博 , 称论文已撤稿 。
有趣的是 , 这条微博话里话外都是科学、严谨云云 , 实际上这属于编辑撤稿 。 5月29日 , Nature编辑在原论文下增添了“修改历史”(Changehistory)条目 , 称正在调查此文 , 解决后会“采取相应的编辑行动”;6月14日 , 原论文作者将对质疑论文的回复发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 , 认为“眼齿鸟”仍然是鸟;7月22日 , 论文被撤稿 。
上次Nature的封面文章被撤稿花了8年 , 这次只花了4个多月 。
更有趣的是该微博下的评论 , 和“XX明星最棒”、“XX明星知错就改”没什么差别 。
是不是有点粉圈的意思了?
个人看法是 , 科学可以有粉丝 , 但科学家不该有 。
事情发酵后 , 上述评论都被抨击这种行为的评论压了下去 , 但终究是存在过的 。
3月13日 , 邢立达在回应“返朴”的微博中表明自己是《缅甸琥珀中最小恐龙》一文的第一作者 。
而在财新网3月26日的报道中 , 邢立达在这篇论文中做出的贡献显然不算多 。
邢立达对财新网记者表示 , 他的主要工作是发起设计了研究 , 提供了琥珀标本并沟通了各个工作组 。 “这篇文章(写作)是以通讯作者(邹晶梅)为主 , 写了整个的手稿 , 我也写了其中一些部分” 。 财新记者就此向邹晶梅求证 , 邹表示 , 邢立达撰写了琥珀来源、琥珀的重量和大小这些信息 。
而就常理来说 , 第一作者往往在创新性科研成果中贡献最大 , 邢立达的一作和贡献显然不是那么匹配 。
结语:
科学研究始终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 从邢立达最小恐龙这件事的发展看来 , 科学家粉丝的疯狂间接地影响到了一些人对科学的认知 。 好在科学从来都不是粉丝多少或是大V支持就能颠倒黑白的 , 爱科学 , 不要爱科学家 。
Nature撤稿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 绝不是部分粉丝嘴里的“因为科学在发展 , 所以推翻了前人的研究” , 撤稿是因为学术不端 。 不少专家在阅读论文后就能提出是蜥蜴而不是鸟 , 而那些支持标本更可能是蜥蜴的证据 , 都被作者当成了一种特殊鸟类的“亮点” , 研究设计和论证思路都是有缺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