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报复性观影潮未归 猫眼娱乐如何实现业绩“回血”

《投资者网》董柴玲
沉寂大半年的影视行业终于迎来"春天" 。 7月16日 , 国家电影局发布通知 , 称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 , 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 , 中高风险地区暂不开放营业 。
此消息一出 , 立即带动猫眼娱乐(01896.HK)的股票上涨 , 至7月17日收盘价为14.34港元 , 涨幅为6.38% 。 此外 ,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 , 影院复工当天 , 全国票房总计350.4万元 , 总出票15.6万张 , 其中猫眼出票8.6万张 。
成立于2017年 , 不到三年时间 , 猫眼娱乐便成为国内最大的在线票务系统 。 2019年2月 , 猫眼娱乐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 加快向文娱产业进军的步伐 。 数据显示 , 2019年 , 公司票务销售收入为23.03亿元 , 占总营收的54.0% 。
不可否认 , 今年疫情对影视娱乐业造成巨大冲击 。 而对2019年刚刚扭亏为盈的猫眼娱乐来说 , 如何缓解这场疫情带来的影响 , 并实现向全娱乐行业转型的目标 , 仍背负不小的压力 。
在线票务增长乏力背后
数据显示 , 2017年和2018年 , 猫眼娱乐的营收分别为25.48亿元和37.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75亿元和-1.37亿元 , 2018年亏损略有扩大 。 直到2019年 , 公司实现首次盈利 , 营收规模增长到42.68亿元 , 净利润开始扭亏为盈 , 为4.63亿元 。
虽然 , 猫眼娱乐与票房市场的关系犹如唇齿相依 , 但公司依然面临着在线票务服务业务增长乏力的局面 。
2019年 , 中国电影总票房为642.66亿元 , 同比增长5.4%;而猫眼娱乐的票务销售收入为23.03亿元 , 同比增长仅1.0% 。
从猫眼娱乐三大业务的变化来看 , 票务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有所下降 。 2019年 , 在线票务娱乐业务的占比从2018年的60.7%下滑至54.0% , 而娱乐内容服务的比重由28.5%升至32.7% , 广告及其他业务收入的比重由10.8%升至13.3% 。
此外 , 公司整体毛利率也略有下滑 , 从2018年的62.7%降至2019年的62.3% 。 2017-2019年 , 随着业务的增长 , 公司应收账款和票据有所增长 , 分别为3.11亿元、3.25亿元和5.52亿元 。
几大业务变化的背后 , 透露出猫眼娱乐在战略上的调整 。 去年7月 , 其猫眼全文娱战略"猫爪模型"推出 , 该模型由猫眼全文娱票务平台、产品平台、数据平台、营销平台及资金平台组成 , 服务于现场娱乐、短视频、视频、电影、文娱媒体、剧集、音乐、艺人KOL等全文娱产业链 。
不难看出 , 猫眼娱乐正试图从票务平台向全文娱生态进化 。 公司CEO郑志昊在2019年年报展望中表示 , 将在全文娱行业持续深耕 。 "我们将基于所处行业以及自身发展的核心需求、遇到的挑战和商业可能性 , 不断扩宽和提升我们的业务场景和能力 。 "
然而在全行业遇上疫情"黑天鹅"之时 , 猫眼娱乐的转型计划无奈搁浅 。
对于院线和票务业务双双受到疫情冲击 , 国海证券传媒分析师朱珠认为 , 对院线公司来说 , 今年上半年是亏损的 , 下半年需要看定档的影片 , 才可看其业绩的情况 。 "总体看 , 三四季度环比是改善的 。 票务公司的核心是看片子的数量 , 票房市场在三四季度回暖 , 对应的后端也将受益 。 "
值得一提的是 , 2017-2019年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 , 分别为10.74亿元、-11.25亿元和-9.40亿元 。 针对疫情影响和公司现金流增长态势 , 《投资者网》联系了猫眼娱乐投资者关系部及品牌部门 , 但一直未收到相关回应 。
"报复性"观影潮何时归来
受疫情影响 , 影视娱乐产业上下游仍处于经营困境之中 , 焦急等待复苏时机 。
山西证券研报称 , 2020年上半年 , 全国有133家影管影投公司及8家院线公司注销或吊销 , 新增影院类公司243家 , 但增幅小于去年同期 。 对于规模较小、现金流不足的中小影视及影院公司来说 , 运营压力将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