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追求数据便利的时候,也别把平衡信息保护丢到脑后
:原题为_人民日报|追求数据便利的时候,也别把平衡信息保护丢到脑后。
数据便利和信息保护的平衡(经济透视)
上网搜索一款手冲咖啡壶 , 结果咖啡壶广告铺天盖地而来……生活中 ,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 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点赞、网上购物或在某个地方签到等行为 , 都在向诸多第三方提供自身的重要信息 。 如果某些设置被启用 , 或者默认设置未被禁用 , 智能手机就会在主人不知情的情况下 , 记录甚至传播其个人数据 。
【人民日报|追求数据便利的时候,也别把平衡信息保护丢到脑后】在数据和隐私“相互融合”的大数据时代 , 个人可以在享受数据便利的同时 , 受到信息保护吗?
数据保护与数据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先天冲突 。 有经济学家指出 , 基于商业竞争的考虑 , 具有数据优势的平台倾向于将数据资源流动 。 数据是平台运行的“石油” , 在占有丰富广泛的数据基础上 , 机器学习模型可以非常灵活地按照不同受众特点制定相应的广告内容 , 做到 “一对一营销” , 这是传统营销无法做到的 。 因此 , 运营商们努力收集用户个人数据并进行整合 , 这使人们在获得便利的同时不自觉地放弃了部分个人隐私 。 有些放弃也许是“同意”的 , 有些则是被迫或无意识的 。 尽管监管部门对个人数据泄露事件开出了一张张高额罚单 , 仍难以在全球范围内杜绝这一现象 。
如何保护个人数据安全?行业自律不可或缺 , 但更为重要的是 , 法律需要不断完善 , 为数据保护提供底线 。 没有健全的外部规范 , 仅靠企业自律来保护用户隐私 , 可能引发民众对大数据技术的恐惧 。 2018年 , 欧盟出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 印度、巴西等国紧跟着制定了国内数据保护法 , 增强公民对个人数据的控制已成趋势 。 《条例》中提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新概念——“删除权” , 也被称为“被遗忘权” , 其核心思想是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 , 有权被互联网所“遗忘” , 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 。 数据流动与使用的授权原则由此确立下来 , 为日后个人维权提供了依据 , 这被欧洲法学家广泛视为平衡表达自由与隐私权的有效思路 。
技术既可以保留人们生活的每一道踪迹 , 也有办法清除这些数据 , 就像海浪把一道道足迹冲走一样 。 有人嗅到商机 , 开始经营“清除数据”业务 。 为了确保彻底且不可逆地清除数据 , 有技术团队推出专业的数据清除应用软件 , 让人们重新找回上网浏览的安全感 。 还有网络达人开设课程 , 教人们如何删除数据和预防信息泄露 。
信息时代 , 人们不仅在物理世界中有一个“现实自我” , 在网络世界中还有一个充满情感的“数字自我” 。 随着人们数据保护意识的增强 , 以及监管部门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 , 数据流动与个人数据保护之间的矛盾将有望逐步解决 。
- 基金公司|追求绝对收益长信基金着力打造FOF投资
- 人民日报|2025年之前全世界都能享受北斗厘米级服务
- 金十数据|中国7月制造业交亮眼成绩单!上半年美国对华投资增长6%,好消息
- 金十数据|苹果欲向印转移6条生产线,印度手机市场混战:三星份额紧追小米
- 餐厅|大数据显示:二季度餐厅服务员求职环比上升超150%,快递员收入第一
- 美剧去哪看|状元们最后都干什么?权势巨子数据显示,3300名状元,最后只是……
- 中国天气网|哪些台风与“黑格比”相似,大数据看8月台风
- 新闻科技快报 华云数据用创新技术夯实中国信创“云基座”
-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人民日报新知新觉: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 人民日报|大连疫情溯源:境外输入引起的可能性不能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