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红|原创探火追“星”| 从西昌到文昌,这群系工姐姐乘风破浪向天行( 二 )


1998年大学毕业后 , 宋玉红选择了距离老家辽宁北镇千里之遥的西昌航天城 , 追逐人生的自由和理想 。 地处深山、信息不畅、交通不便、条件艰苦 , 初来乍到的新鲜感很快被失落代替 。 “后来决定考研究生 , 觉得环境是清苦的 , 但人不能虚度光阴 , 应该争取一切可能去充实、丰富和提高自己!”说起往事 , 宋玉红依然自信坚韧 。 2007年 , 宋玉红研究生毕业回到单位 , 先后在中心技术部保密管理、一体化体系、指挥通信等多个岗位摔打磨砺 , 航天之路走得积极而充实 。
2014年 , 宋玉红从西昌调到海南 , 负责文昌发射场通信系统技术抓总牵头工作 。 由于发射场地理气象条件复杂、加之业务范围覆盖广、辐射时间长、任务标准高 , 要做到“迅速、准确、安全和不间断”的保障难度非常大 , 因此 , 宋玉红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团队成员的工作标准要求都特别高 。 在先期铺设海口办公区的通信电缆时 , 要在二十多亩的荒地中找到四个通信井盖 , 地上到处是鬼针草和带刺的藤 , 她带头走进草刺堆里寻找 , 皮肤被划出一道道的血口子 。 无论是日常维护还是任务测试 , 她总是亲力亲为 , 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参数和细节 。 团队里很多年轻同志刚来时 , 常常因为工作的疏忽而被宋玉红训斥 , 但谁也没有因此埋怨 , 反而感激宋玉红的严格要求 , 很快养成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 。 “宋姐是那种不服输、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原则的人 。 无论是对待工作的态度还是对待人生的追求 , 她都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 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带动着我们!”团队里的年轻同志如是评价她 。
负责通信团队工作以来 , 宋玉红凭借扎实的作风和过硬的能力 , 带领通信保障团队出色完成了文昌发射场历次航天任务的通信保障工作 。 现在除了忙任务 , 宋玉红还在积极参与一些项目研究 , 和通信系统工程师团队一起致力于提高两个发射场航天业务网的管理效率 , 进一步实现两个发射场通信系统智能高效联通 , 让它更好地助力任务的完成 。 她说:我的目标很简单 , 就是守护好发射场的通信安全 , 保障测试顺利、发射顺利 。
高东群她被誉为发射场“移动的遥测大纲”
43岁的高东群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数据处理系统工程师 , 在此次探火任务中负责实时—遥测数据处理工作 。
宋玉红|原创探火追“星”| 从西昌到文昌,这群系工姐姐乘风破浪向天行
文章图片
高东群
认识高东群的人 , 都熟识她脸上浅浅的笑容 。 无论是在机房还是办公室 , 她脸上有对工作藏不住的热爱 。 2000年 , 从重庆大学毕业后 , 高东群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西昌航天人 , 先后从事过中心宜宾测量站遥测岗位、技术部数据处理岗位等多个系统工作 。 2014年 , 为了追逐“大火箭”的梦想 , 她转战文昌发射场 , 走上中心机系统岗位 , 在全新的征途上开始新的追梦历程 。
2015年 , 文昌发射场迎来了“大火箭”的合练任务 , 中心机软件研发工作也进入攻关阶段 , 软件的开发和调试工作压力巨大 。 高东群负责的遥测数据处理岗位 , 由于数据庞大、类别繁多 , 是工作量最大、最重的岗位 。 为了不耽误进度 , 她连续几个月宅在机房里逐个参数、逐个算法地比对处理结果 , 终于圆满完成了中心机遥测软件的开发和测试工作 , 并在后续的长五首飞、长七首飞中圆满完成了几千个参数的实时处理任务 。
2017年底 , 高东群重病住院 。 当时 , 备战长五遥三任务的计划启动 , 室里就安排了新同志学习海南的中心机遥测数据处理软件 , 好让高东群安心治病修养 。 高东群始终放心不下遥测数据处理岗位的工作 , 在电话里耐心给新同志解答问题 , 嘱咐新同志工作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 身体好转后 , 她立马返回了单位 , 主动请缨参加任务 , 她说:“生病不可怕 , 可怕的是不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