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妹随笔|人类迫于生产和战争需求,有了哪些技术上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 二 )


2、农耕文化的新高度——牛耕的出现
牛耕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 根据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牛形尊中我们可以看见 , 牛形尊鼻上穿有鼻环 , 说明当时牛这种动物已经被牵引并且从事耕作 。 这充分说明 , 春秋时铁制的犁已经和和牛这种动物分不开了 ,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创造"犁"这个字时 , 以"牛"字作为偏旁了 。 新石器时代 , 牛已经作为家畜而被驯化饲养 。 以后 , 人们学会利用畜力来进行生产劳动 , 由于牛这种动物憨厚老实的特性 , 先被用来拉车 , 后来又被用来耕地 , 成为了人类劳作中最坚实的伙伴 。 牛耕出现前 , 人们使用耒、耜等耕具 , 靠人力耕地 。 耕作者要手握把柄 , 以脚加力 , 掘起土块 , 每掘一块土 , 需后退一步 。 虽然铁器农具的使用使得耕作变得便捷了许多 , 但这种耕作方法用力多而效率低 。 用牛拉犁的耕作方法 , 不仅省力省时 , 耕作效果也较好 。
在当时 , 也有很多和牛耕有关的的故事和趣闻 。 由于牛耕对生活影响程度十分显著 , 许多父母甚至会拿牛耕一类的元素给自己的孩子命名 。 牛这种动物 , 也一跃成为了"人类的伙伴" , 古代的名画中也时常有"牛"的出现 。 从这我们也能看出 , 牛耕的出现已经深入人心并且意义巨大 。
总而言之 , 铁器和牛耕相继出现 , 之后绝妙的结合 , 为务农者实现更精更细的劳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并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的极大臂助 。
李小妹随笔|人类迫于生产和战争需求,有了哪些技术上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
文章图片
2、水利工程的兴修
上文我们所叙述的 , 是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以及冶铁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 。 接下来我们所要讲的 , 是大型工程的兴建 。 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 , 为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 古时百姓多以农业为生 , 农业也是国家经济的核心 , 但世事无常 , 更不可能永远都风调雨顺 , 为了农业的发展和兴盛 , 人类在与自然搏斗的过程中开始渐渐了解自然的规律 , 水利工程的兴修 , 就这样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
1、华夏子孙对水利工程的探索——运河的开辟
春秋战国时期 , 各国纷纷兴建各种水利工程 , 这对当时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其中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 , 最先被兴建的是邗沟渠 。 春秋末期 , 吴国为了发展国内经济 , 并且使两地得以流通 , 解决两片水域之间的沟通难题 , 曾在邗(han,今江苏扬州西北)筑城 , 在长江、淮河之间开凿运河 , 这是我国最早开凿的运河 , 也是我国古代人们对水利工程的兴修迈出的第一步 。 虽然工程的兴修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 对当时的吴国来说 , 可能弊大于利 。 当时功在当代 , 利在千秋 , 邗沟不仅扩大了灌溉面积 , 同时也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 对之后的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交流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大作用 。
到了战国时期后段 , 水利设施的兴建就开始在各地兴起 , 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 , 每朝每代都把水利设施作为国家经济和民生的重要项目 。
李小妹随笔|人类迫于生产和战争需求,有了哪些技术上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
文章图片
魏国的西门豹和史起曾经开凿水渠 , 引漳水灌溉邺(ye,今河北磁县东南邺镇)一带的田地 。 除此之外 , 魏国还曾开鸿沟 , 引黄河之水经圃田泽(今河南中牟西)到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 。 到了战国末年 , 秦国为了增强国力 , 巩固霸权 , 不拘一格地任用韩国水工郑国 , 在关中开郑国渠沟通泾、洛二水 , 使关中成为沃野 , 秦国也因此更加富足 , 为之后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2、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落成
【李小妹随笔|人类迫于生产和战争需求,有了哪些技术上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秦昭王时 , 李冰父子在四川开始了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建造 。 这项工程 , 不仅在当时被认为是划时代的杰作 , 一直到今日都江堰也一直发挥着其作用 , 令人不得不称奇 。 都江堰是一个以灌溉为主 , 兼防洪、运输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水利工程 , 以规模巨大、结构合理闻名于世 。 它不但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