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明朝的军功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聊到明朝的军功制度 , 不少朋友想到的是“军功首级制” , 也就是按人头领赏、领功 , 无人头则无军功的“首功制” 。 实际上明朝一开始偏重的并不是首功 , 而是依据将士们战场表现核定功劳的“战功制度” 。
【历史故事】明朝的军功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文章图片
凡建立奇功、头功者 , 其亲管头目 , 即为报知 。 妄报者 , 治以重罪 。 行营及下营之时 , 擒获奸细者 , 升赏 , 准头功......余俱次功 。 《大明会典》
明朝的战功又被分为了奇功、头功、次功三种 。
奇功特别难 , 它要求立功者做出决定战斗胜负的表现 , 例如斩将夺旗、围城首登、力破敌阵等等 。
至正十五年 , 在至关重要的采石矶一战中 , 因为元军的严防死守 , 明军水师一时无法突破防线上岸 。 见战况陷入胶合 , 常遇春弃舟孤身上岸杀入敌阵 。 因为武艺高 , 加上气运佳(没中冷箭) , 常先锋凭一己之力将元军的防线撕开一个缺口 , 明军趁势一拥而上元军溃败 。
常遇春也凭此奇功 , 奠定了自己在明军中的地位 , 从此也平步青云成为明军大元帅 。 可以看出奇功不光要有搏命的勇气 , 还需要非同一般的实力和运气 。
正是因为奇功太难获取 , 为了不寒将士们的心并鼓舞他们奋勇杀敌 , 成祖在奇功之下设立了以“当先”为主要考核标准的头功 。
“当先”指的是战斗中悍不畏死 , 敢于冲锋陷阵的人 。 在成祖看来 , 只要在战斗中不怕死、敢打敢拼就是值得嘉奖的有功之人 。 正是这种观念 , 成祖也考虑到那些没机会“当先”的人 , 给他们设立了次功 。 只要在战斗中服从号令不犯错 ,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
【历史故事】明朝的军功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文章图片
从公平上来说 , 战功的三级设置很合理 。 但是想法美好 , 现实却很残酷 , 战功的记功存在严重的漏洞 。 谁能如实记录将士们的表现呢?又怎么样才能让人如实地记录将士们的表现呢?
【历史故事】明朝的军功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无法监督 , 自然就会滋生黑暗和腐败 。
例如争先冲锋 , 将领是不是真冲锋了还不就是负责报功的主官(宣宗之后主要由监军太监负责)一句话的事情 。 而且这还没完 , 谁谁虽然没有参与冲锋 , 但是他在后提供支援应当记功;谁谁摇旗呐喊鼓舞士气也应记功;谁谁虽然没有亲临一线 , 但是筹谋献策功不可没......后领兵官所奏有至三四百名者 , 不在斩馘之列 , 别立名目 , 曰运送神枪 , 曰赍执旗牌 , 曰冲锋破敌 , 曰三次当先 , 曰军前效劳 。 冒滥之弊 , 至斯极已 。 《明史·卷九十二》
很快滥报、冒报军功就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 不要说有没有实际立功 , 连有没有参与战斗都不再重要 。 官员们肆意地为自己的亲属、从人上报军功 , 以往以命相搏都难以获取的军功沦为了“大白菜” 。
成化年间 , 明军与蒙古在柴沟堡发生一场遭遇战 。 战后报功 , 从宣府总兵、督军太监到柴沟堡的明军将领共55人被记功并官升一级 , 九百多名士卒获得银钱赏赐 。 此战明军一共斩首九级 。
弘治十八年 , 蒙古袭扰大同地区 , 朝廷费银数十万并历时数月 , 才将蒙古人“逐出”并斩首九级 。 但是战后报功却是“以冲锋破敌论者四百一十八人 , 以三次当先论者八百三十一人 , 以被伤论者二百七十六人......”
最离谱的是弘治十四年 , 朱晖(保国公朱永的儿子)带着部队在延绥地区驱赶入寇的蒙古部落 。 一共斩了十二颗首级 , 而上报的有功将士竟然有一万两千多人 。
【历史故事】明朝的军功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文章图片
正是因为滥报、冒报军功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 , 朝廷也只得转回之前并不怎么看重的“首功” 。 首功简单明了、作弊难度高(起码得有首级) , 朝廷之前为什么不看重呢?因为它的问题也非常明显 。
首先 , 首功非常地不公平 。
军队参加的战争、战斗不是地痞无赖的群架斗殴 , 是非常强调组织性和相互配合、协作的团体互博 。 敌人明明是全队士兵通力配合 , 一起流血流汗消灭的 , 为什么论功劳的时候就成了有首级的人独享呢?
这种记功方式很容易就会让将士们将注意力从打仗转移到获取首级上 , 所谓“仗打得好不如首级抢得好” 。 于是战场上各种故意不出力 , 一旦出现人仰马翻立马一拥而上抢人头 , 甚至不惜自相残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