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经常发朋友圈,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心理学家的答案很意外( 二 )


「朋友圈」经常发朋友圈,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心理学家的答案很意外

为什么有些人经常发朋友圈?

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华生认为 , 一切的行为都可以用S-R公式来解释 , 即一切行为的发生都是因为受到了某种特定的刺激 。

他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实验 , 即小阿尔伯特实验 , 他让小阿尔伯特(一个婴儿)与一只兔子玩耍 , 刚开始婴儿能够与兔子欢快地玩耍 , 但随后每当他们玩耍时华生就人为地制造一声巨响 。

久而久之 , 巨响与兔子之间形成了某种联结 , 婴儿一看到兔子就会全身发抖 , 后来甚至泛化为对所有带毛的东西都感到恐惧 。

「朋友圈」经常发朋友圈,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心理学家的答案很意外。发朋友圈是一种行为 , 这种行为之所以产生 , 也是因为受到了某种特定的刺激 , 这种刺激到底是什么因人而异 。


「朋友圈」经常发朋友圈,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心理学家的答案很意外

按照华生的观点 , 只要弄清楚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 就可以由刺激推知反应 , 也可以由反应推知刺激 。

按照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 有些人之所以喜欢发朋友圈 , 是因为当他们发朋友圈之后 , 很多朋友都会来“捧场” , 他们获得了与朋友交流打趣的愉悦感 。

发朋友圈这一行为与这种愉悦感之间建立了联结 , 这种愉悦感或者说满足感作为一种正强化物 , 增加了发朋友圈这一行为在今后发生的频率 。

换言之 , 因为人们知道发朋友圈之后会带来一些“好处” , 否则便不会去发了 。


「朋友圈」经常发朋友圈,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心理学家的答案很意外

再回到之前的问题 , 经常发朋友圈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吗?

我们已经知道 , 有些人发朋友圈是因为受到了情境中的某种特定刺激 , 亦或是受到了强化 , 因此才会表现出这一行为 。

但是 , 不可否认的是确实存在一些人 , 他们发朋友圈只是为了炫耀 , 也有些人“无病呻吟” , 天天传播负能量 。

正如前文所说 , 人们发朋友圈的动机各不相同 , 我们没办法很好地分辨他们的动机 , 我们能做的只是尊重每个人的行为 , 而不要妄加揣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