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孤与小明|要么孤独,叔本华:要么庸俗( 五 )
要么是孤独 , 要么就是庸俗 。 这话说出来虽然让人不舒服 , 但安吉奴斯——尽管他有着基督徒的爱意和温柔——还是不得不这样说:
孤独是困苦的;但可不要变得庸俗;因为这样 , 你就会发现到处都是一片沙漠 。
对于具有伟大心灵的人来说——他们都是人类的真正导师——不喜欢与他人频繁交往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 这和校长、教育家不会愿意与吵闹、喊叫的孩子们一齐游戏、玩耍是同一样的道理 。 这些人来到这个世上的任务就是引导人类跨越谬误的海洋 , 从而进入真理的福地 。 他们把人类从粗野和庸俗的黑暗深渊中拉上来 , 把他们提升至文明和教化的光明之中 。
当然 , 他们必须生活在世俗男女当中 , 但却又不曾真正地属于这些俗人 。 从早年起他们就已经感觉到自己明显与他人有别 , 但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才逐渐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 。 他们与大众本来就有精神上的分离 , 现在 , 他们刻意再辅之以身体上的分离;任何人都不可以靠近他们 , 除非这些人并不属于泛泛的平庸之辈 。
由此可知 , 对孤独的喜爱并不是一个原初的欲望 , 它不是直接形成的 , 而是以间接的方式、主要是在具有高贵精神思想的人们那里逐渐形成 。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免不了要降服那天然的、希望与人发生接触的愿望 , 还要不时地抗拒魔鬼靡菲斯特的悄声的建议:
停止抚慰你那苦痛吧 , 它像一只恶鹰吞噬着你的胸口!
最糟糕的人群都会让你感觉到你只是人类中的一员而已 。 ——《浮士德》
孤独是精神卓越之士的注定命运:对这一命运他们有时会嘘唏不已 , 但是他们总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地选择了孤独 。 随着年岁的增长 , 在这方面做到“让自己遵循理性”变得越来越容易和自然 。 当一个人到了60岁的年龄 , 他对孤独的渴望就已经真正地合乎自然 , 甚至成为某种本能了 , 因为到了这个年纪 , 一切因素都结合在一起 , 帮助形成了对孤独的渴望 。 对社交的强烈喜好 , 亦即对女人的喜爱和性的欲望 , 已经冷淡下来了 。
事实上 , 老年期无性欲的状态为一个人达致某种的自足无求打下了基础;而自足无求会逐渐吸掉人对于社会交往的渴望 。 我们放弃了花样繁多的幻象和愚蠢行为;活跃、忙碌的生活到了此时也大都结束了 。 这时 , 再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了 , 也不再有什么计划和打算 。 我们所隶属的一代人也所剩无几了 。 周围的人群属于新的、陌生的一代 , 我们成了一种客观的、真正孤零零的存在 。
文章图片
时间的流逝越来越迅速 , 我们更愿意把此刻的时间投放在精神思想方面 。 因为如果我们的头脑仍然保持精力 , 那么 , 我们所积累的丰富知识和经验 , 逐步经过完善了的思想见解 , 以及我们所掌握的运用自身能力的高超技巧都使我们对事物的研究比起以往更加容易和有趣 。 无数以前还是云山雾罩的东西 , 现在都被我们看得清晰明白;事情有了个水落石出的结果 , 我们感觉拥有了某种彻底的优势 。 丰富的阅历使我们停止对他人抱有太高的期待 , 因为 , 总的说来 , 他人并不都是些经我们加深了解以后就会取得我们的好感和赞许的人 。 相反 , 我们知道 , 除了一些很稀有和幸运的例子以外 , 我们碰到的除了是人性缺陷的标本以外 , 不会是别的东西 。 对于这些人我们最好敬而远之 。 因此 , 我们不再受到生活中惯常幻象的迷惑 。
我们从一个人的外在就可以判断其为人;我们不会渴望跟这种人做更深入的接触 。 最后 , 与人分离、与自己为伴的习惯成为了我们的第二天性 , 尤其当孤独从青年时代起就已经是我们的朋友 。 因此 , 对于独处的热爱变成了最简单和自然不过的事情 。 但在此之前 , 它却必须先和社交的冲动作一番角力 。 在孤独的生活中 , 我们如鱼得水 。 所以 , 任何出色的个人——正因为他是出色的人 , 他就只能是鹤立鸡群、形单影只——在年轻时都受到这必然的孤独所带来的压抑 , 但到了老年 , 他可以放松地长舒一口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