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棺材南抬,绳断便葬”,究竟是何意图?

都说“前代军师诸葛亮 , 后代军师刘伯温” 。 由此可见 , 就军师这一职业来说 , 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拔尖的存在 。 他号卧龙先生 , 在刘备“三顾茅庐”下 , 出山辅助他争霸天下 。 利用无双的智谋 , 帮助刘备在汉末的乱世中积蓄力量 , 连败强敌 , 最后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 建立了蜀汉政权;他有着经天纬地之才 , 能掐会算 , 又精通奇门遁甲 ,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属于“神仙般的人物” 。 可惜的是 , 他终究还是凡人肉体 , 刘备死后给他留下了个“扶不起的阿斗” , 以至于劳累过度 , 积劳成疾 , 最终死在了出征的途中 , 年仅54岁 。
【历史故事】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棺材南抬,绳断便葬”,究竟是何意图?
文章图片
传说中 , 在诸葛亮临死前为自己的身后事出了一计:棺材南抬 , 绳断便葬 。 那么这一计谋 , 究竟有何意图呢?
公元234年 , 蜀汉丞相诸葛亮亲率大军 , 由汉中出发 , 取道斜谷 , 穿越秦岭 , 进驻五丈原 , 开启了对曹魏政权的第五次北伐 。 此时的诸葛亮 , 由于长期辅佐刘禅处理蜀汉政务 , 且无论事情大小 , 都亲自过问 , 事必躬亲 , 这让得他的身体已经变得很虚弱 。
此次北伐 , 诸葛亮再度与东吴的孙权联盟 , 双方集合20万大军 , 共同讨伐曹魏 。 司马懿见联军势大 , 遂采取守势 , 任诸葛亮邀请都不应战 , 只是坚守城池 。 眼看着魏军在司马懿的严令下 , 做起了“缩头乌龟” , 晓是诸葛亮足智多谋 , 也是无处施展;无奈下 , 诸葛亮为了长期打算 , 只能一边命士兵在五丈原构筑营垒 , 一边让士兵就地屯田 , 做好持久战的计划 。
【历史故事】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棺材南抬,绳断便葬”,究竟是何意图?
文章图片
这一对峙就是100多天 。 在此期间 , 诸葛亮对大军事必亲躬 , 每日都要处理事务到半夜 , 终于病倒在军营里 。
诸葛亮之才经天纬地 , 对自己的命数有着一定的预估 。 按照以前的推算 , 他应该还有十数年的寿命 。 但是他在辅佐刘备征战的过程中 , 曾多次使用“火攻”这一“有伤天和”的计谋 , 使得十几万人被火烧死 , 也损伤了他自己的天命 , 也让他的命运轨迹发生了偏移 , 寿命将要提前结束 。 在病入膏亡之际 , 诸葛亮非常不甘心 , 觉得自己还没助蜀汉统一天下 , 有负先帝所托 。
于是 , 诸葛亮决定用出“终极绝招”---七星灯续命法 。 以隐秘的奇门遁甲之术 , 摆下大阵 , 他亲自居阵眼中间主持阵法 , 然后命爱徒姜维守住门口 , 任何人不得进入 。 阵法开启前 , 诸葛亮交代姜维:一定要守好玄关 , 不让人进来打搅 , 只要“七星灯”能维持七天不灭 。 七天过后 , 我就会向天借得寿元 , 再次延命一纪(12年) 。
【历史故事】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棺材南抬,绳断便葬”,究竟是何意图?
文章图片
一切安排好后 , 诸葛亮开始布置阵法续命 。 前面六天都非常顺利 , 也没人前来打扰 , 直至第七天 。 得知诸葛亮病重的司马懿为了一探究竟 , 主动派大军前来进攻 。 而当时镇守营寨的是被诸葛亮判为“头有反骨”的魏延 , 他并不知道诸葛亮布阵延命之事 , 只当是他在修养身体 。 于是魏延不顾姜维的阻挠 , 强闯进了诸葛亮的大帐 , 使得阵法中的七星灯被风吹灭 。
诸葛亮一下子瘫坐在地下 , 扔掉手中桃木宝剑 。 口中喃喃道:“吾命休矣 , 天意不可违也!”
姜维拔剑就要斩杀魏延 , 但被诸葛亮制止了 , 伤心地说:“不关魏延的事 , 此乃天意 。 ”
【历史故事】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棺材南抬,绳断便葬”,究竟是何意图?
文章图片
说完后 , 他斥退魏延 , 独留下姜维 , 开始安排身后事 。 他先是让姜维派人依据他的模样 , 制作一个蜡像 , 以骗过多疑的司马懿 , 令他在蜀军退兵时不敢追击;然后传下遗命:令蒋琬接替他丞相之职位 , 姜维则接掌全军指挥权 。 同时他还留下一封信给姜维 , 要他在见到后主刘禅时 , 交给他 。 安排完后事不久 , 诸葛亮就归西了 , 享年54岁 。
在诸葛亮死后 , 杨仪、姜维等人率军撤回 。 姜维依照诸葛亮的遗言 , 秘不发丧 , 然后将事先做好的蜡像放在马车中 , 故布疑阵 , 缓慢有序地撤军 。 司马懿带领大军在后面 , 看见蜀军军阵丝毫不乱 , 而且“诸葛亮”还安坐在马车中 , 唯恐有诈 , 所以没有发动进攻 。 就这样 , 蜀军安然回到了成都 。
【历史故事】诸葛亮生前最后一计“棺材南抬,绳断便葬”,究竟是何意图?
文章图片
得知丞相诸葛亮的死讯后 , 蜀后主刘禅悲痛欲绝 , 亲自带领群臣出城迎接灵柩 。 姜维拜见刘禅后 , 将诸葛亮的密信交给了他 。 只见信中除了对朝廷众人的安排建议 , 以及蜀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外 , 还对他的身后事做出了安排:一切从简 , 不必厚葬 , 下葬时只需要挖一个墓穴 , 棺木能够放进去就足够了 。 身上穿的也是平常的衣服 , 不要其他陪葬品 , 只要往他口中放七粒米 , 手中放一枚铜钱即可 。 并且不立坟碑 , 墓前也不栽树 。 且要将其归葬于汉中的定军山上 , 送葬队伍到定军山外50里即止 , 然后令四个壮汉“棺材南抬 , 绳断便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