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苏联版农村包围城市:东欧的游击队,敲响了希特勒的丧钟

一般说到第三帝国的兴亡和二战爆发起因时 , 大家都会归于希特勒本身的狂妄和《凡尔赛条约》的屈辱、德国经济的崩坏 , 但事实上这些都只是旁因 , 经过学者们的抽丝剥茧后 , “生存空间”的幻想恐怕才是这一切灾难的源头 。 德国人在这种思维下被驱动向外发动战争 , 它 , 带给了德国短暂的胜利 , 但也同时造就了世界的苦难 。
德苏战争 , 俗称二次大战的绞肉机 , 上千万的军民丧生于此 。 作为第三帝国兴衰的转折点 , 网络上有诸多假说 , 分析德国在各种因素下有机会可以战胜苏联 , 攻下莫斯科 , 进兵乌拉尔山区 , 并与从远东进攻的日军在中亚会师 , 完成分割苏联的野心 。
【历史故事】苏联版农村包围城市:东欧的游击队,敲响了希特勒的丧钟
文章图片
这其实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 因为打从这场战争一开始 , 德方就注定走向失败 , 没有任何胜算可言 , 就算有胜利 , 那也不过是建立在苏联的疏忽和胜利女神片刻的眷顾上 。 而这一关键因素正是在德国元首:希特勒身上 , 以下请听我娓娓道来 。
【历史故事】苏联版农村包围城市:东欧的游击队,敲响了希特勒的丧钟
文章图片
“生存空间”这个臭名远播的词汇 , 是希特勒的最终理想 。 也是希特勒在自己的书中 , 屡屡强调的中心思想 , 让这场战役未开战就已宣布了战争的结果 。 :
雅利安人(狭义上则为德意志人)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 那些低劣民族应受我们的统治 , 并在我们的统治下脱离野蛮 。 现在 , 德意志民族的生存已经到了一个危急关头 , 资源和土地的利用已经到了极限 , 那些劣等民族(尤指斯拉夫人)却占有丰富的资源和广袤的土地 , 为了德意志民族的未来 , 我有义务让那些土地资源为我们所有 , 这些劣等民族应为我们所奴役 。
兵法一向强调攻心为上 , 唯有人民完全的拥护支持 , 才是货真价实的胜利基础 , 在经历过沙俄和苏联的政权接替动荡后 , 让东欧人民对苏联的统治失望透顶 , 社会躁动 , 游击队蜂起 。 这个情况正好与拿破仑进攻俄国的情况相反 , 当纳粹德军进入东欧后 , 所受到的是热烈的欢迎 , 东欧人民将德军视为解放者 , 希望德国人能帮他们脱离苦海 , 主动劳军、执役、粮食资源提供 , 甚至是搜捕犹太人民众都热心参与其中 。
【历史故事】苏联版农村包围城市:东欧的游击队,敲响了希特勒的丧钟
文章图片
上图:1939年3月15日 , 希特勒向支持纳粹的东欧群众挥手致意 。 ?
这在战争的结果上更为明显 , 战争初期的德军势如破竹 , 除了因为拥有百万之众的西南方面军刚经历大清洗 , 苏军骨干瓦解以致命令不能被确实执行 , 屡屡交战失败 , 再加上军心涣散 , 更让俄军兵败如山倒 , 以至于被迫采取守势 , 等待机会反攻 。 其次就是占西南方面军相当比例的当地军士 , 在战役一开始就大量倒戈、投降、通敌 , 让德军得以长驱直入 , 并在基辅、明斯克基本上瓦解了西南方面军 。
但做了这么多的付出 , 结果却是令其大失所望 , 纳粹德国的暴政却是前所未有的 , 屠村、掠夺粮食资源、种族净化、强迫劳役等 , 让东欧国家的人民从希望走到了绝望 。 德方将领也有不少人持反对看法 , 藉由实际的接触 , 他们认为这是战胜苏联的最大本钱 , 乃是民心之所向 , 德国可以驱动东欧人民作为进攻苏联的先锋 , 因此他们屡屡向希特勒陈情劝说 , 希望希特勒改变政策 , 但希特勒始终不为所动 , 顽固地继续抱持那生存空间和那狭义的民族主义 , 因而让德方错失先机 , 给了苏联起死回生的良机 。 当东欧人民决定回头与苏联人合作的那一刻 , 敲响了纳粹德国的丧钟 。
在苏联情报人员的牵线下 , 地下组织进行了串联 , 游击队遍起 , 严重威胁了德军在占领区的生产和补给 , 他们不断地偷袭破坏 , 让德国必须调派更多的军力来维持生产和补给线的安全 , 于是间接削弱德国可调动的后备力量 , 这对后来东线战场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
【历史故事】苏联版农村包围城市:东欧的游击队,敲响了希特勒的丧钟
文章图片
据统计 , 德国方面大概有近十分之一的后备队被游击队所牵制 , 上千人为游击队所俘虏、击毙 。 后备军的削弱和补给线的不稳 , 直接影响的就是1943年末以后 , 德国基本上已经无力在东线发起攻势 , 占领区虽广但危机四伏 。 别看德军在初期节节胜利 , 但德国在当时其实只能够掌握重要城市和城镇 , 广大的乡野地区最后成了德国士兵的梦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