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如烟|为何常选云梯、地道进攻,却很少有人敢放火烧城门?,古代攻城

有句成语叫做“城门失火 , 殃及池鱼” , 城门着火了 , 火势很旺 , 人们为了救火取护城河内的水 , 最终殃及了河里的鱼儿 。
这个成语给人们一个错觉 , 那就是 , 仿佛木制的城门很脆 , 很容易被火焚烧 , 然而 , 试想一下 , 如果城门真是那么弱的话 , 为何打仗之时 , 却很少见有放火攻城门成功的记录呢?
青史如烟|为何常选云梯、地道进攻,却很少有人敢放火烧城门?,古代攻城
文章图片
因为 , 比起烧城门来说 , 攻方觉得 , 还是爬云梯、挖地道 , 来得更实际些 。
古人也不是傻子
城门是木制的 , 跟其配套的石头城墙相比起来 , 从防御上来讲 , 确实是比较薄弱的环节 , 然而这么明显的弱点 , 咱们能看出来 , 古人们自然也能看得出来 , 而为了补齐这个短板 , 古人对城门防御的不断加持 , 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
城门自身防御提高
既然木头怕火 , 那么 ,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 , 在修建城池之时 , 人们自然在取材方面会下大功夫 , 一般来讲 , 制作城门的木材大多是取自榆木、枣木甚至是铁桦木这种比较奢侈、不易燃烧的木头 , 而对于这种木头古人后期还会用秘法继续进行处理 , 使其能够更加耐高温、灼烧 。
青史如烟|为何常选云梯、地道进攻,却很少有人敢放火烧城门?,古代攻城
文章图片
光材料不易烧还不算 , 古人在制作城门之时 , 往往还会在城门外面包上铁皮 , 对于这种被铁皮包裹严实的木门 , 敌人想要焚烧这种城门 , 就有点儿搞笑了 , 因为即便将门外的铁皮烧得通红 , 内部的木头也只是受到灼热 , 而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木头直接跟火焰、空气接触燃烧得那样剧烈 , 这样层层热传递下来 , 想要烧透非常厚的城门 , 恐怕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
青史如烟|为何常选云梯、地道进攻,却很少有人敢放火烧城门?,古代攻城
文章图片
当然 , 守城的战士们 , 自然不会看着敌方在下面点火 , 而无动于衷的 。
城门处的防御建筑
那么想要烧对方城门需要那些操作呢?自然是推着燃烧物 , 然后来到城门下 , 点火 , OK?
一般来讲 , 在城池建筑之时 , 人们就着重地加强了城门处的防御 , 城门处有箭楼可以无死角地防御城池下的城门 , 甚至城门两侧也会辅助箭楼 , 沿途辅助杀伤敌人 , 使其很难到达城门之下 。
青史如烟|为何常选云梯、地道进攻,却很少有人敢放火烧城门?,古代攻城
文章图片
即便当这些人真正冲到城门之下的时候 , 迎接他们的只有箭雨和礌石 , 甚至滚油 , 城池上面的战士们也都不是吃干饭的 , 城门破了 , 自己这些人能有个好?那肯定是玩命地射箭、砸东西呀 , 怎么狠怎么来 。
青史如烟|为何常选云梯、地道进攻,却很少有人敢放火烧城门?,古代攻城
文章图片
退一万步说 , 攻方顶着牛皮、大盾 , 冒着箭雨、礌石冲到了城下 , 抱着必死的决心 , 点着了火焰 , 成功的希望依然很渺茫 。
因为在修筑城池之时 , 建筑工匠们往往会在城门上面的城楼上设置有暗门缺口 , 当城门处真的遇到危险的话 , 打开这个缺口 , 便可以倒水灭火 。
兜头一盆水 , 估计攻城的人们看到 , 心都凉透了 , 拼了半天 , 白玩了 。
城门后面还有杀手锏
即便这样 , 古人还是不放心 , 退一万步讲 , 万一城门被烧毁了呢?怎么办 , 还是双重防御保险 , 千斤闸就应运而生了 。
城门是涵洞结构 , 最外面的城门被烧毁了之后 , 大门之后还会设有千斤闸机关 , 平时悬在城门洞上 , 通过绳索、铰链拉紧卡固 , 而一旦遇到危急之时 , 放下绳索 , 千斤闸顺着闸槽滑下 , 又出现了一个坚固的城门 , 费了半天劲 , 死了那么多兄弟 , 好容易攻破一个城门 , 又出现一个 , 这种心理打击是非常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