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疏影|评分8.2收视破1,江疏影爆款人设的3个痛点,值得所有女性深思( 二 )


比如江疏影饰演的王漫妮 , 这个角色在当下极富现实意义 , 她背后有3个非常突出的痛点 , 值得所有女性深思 。

第一 , “精致穷”成了“励志”鸡汤 。
江疏影在剧中饰演的王漫妮是一个奢侈品店销售 , 她为了挤身“上流社会”坚持在上海打拼 , 不愿回老家成家立业 , 她希望在30岁之前 , 升职加薪 , 并且在上海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 。
为了让自己享受更精致的生活 , 王漫妮用一半的收入付了昂贵的房租 , 一个季节买一双打折品名鞋 , 因为“二十岁才讲究样式 , 三十岁讲究品质” 。

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在当下的年轻一代的群体中 , 应该占有相当比例 。
因为我们到处都能看到类似的鸡汤: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 , 所以就要买名牌化妆品 , 名牌包包 。
但是因为收入并不高 , 所以最后就成了“精致穷” 。
在《奇葩说》里 , “精致穷”曾经作为一个命题用来辩论过 。 詹青云的辩词中曾经有一段话深得我心 , 她说:
我们不仅在被精致穷的定义左右着 , 我们还在亲自构建着精致穷 。
我们表面上过着自己喜欢光鲜亮丽的生活 , 靠透支未来 , 借贷消费、分期付款的方式 , 维系着表面上的精致 。 可是我们每天早上醒来 , 头脑中带着一串串的数字焦虑地醒来 , 我们真的有感觉到开心吗?”

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 , 但如果把“精致穷”作为一种“励志剧”模式的鸡汤输出 , 就值得探讨了 。
我们向往精致的生活这本身并没有错 , 但如果在收入没有达到精英程度时非要精英消费而把自己搞得很狼狈 , 那其实是自己的思维模式给自己的生活现状设置的困境 。
编剧通过这样煽情的方式希望引发观众对王漫妮自怜式的同情 , 从而达到群体共鸣的效果 , 这与没营养的鸡汤式感动又有何区别呢?
真正的现实应该是 , 像王漫妮这样在上海打拼的30岁女性 , 如果真要想跻身上流社会 , 不应该靠的是妆容精致和衣着精致这些表象的东西在奢侈品店碰运气 。
她真正应该提升的 , 应该是自己业务能力和水平 , 应该是自己的内在的知识和修养 。
因此 , 这就有了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另一个痛点 。第二:职场打拼 , 关键的是“干货” 。
国产职场剧似乎都有一个硬伤 , 就是大多数编剧无论写什么职场 , 都很“高大上”也很“假大空” 。
比如之前的热播剧《精英律师》里随时都有看似精彩的唇枪舌剑辩论现场 , 但实则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庭审都没有 , 所有的案子都在开始时便宣告结束 。
同样的场景放在《三十而已》里也依然没有改变 。童瑶人设是全职太太 , 结果在展现礼交礼仪和社交能力方面出类拔萃 。 反倒是江疏影演绎的职场打拼人设 , 除了卖惨博同情 , 依然没能在职场上展现专业能力和素养 。
除了最开始的晨报那段台词比较专业 , 后面连续两次接待客人的台词和面对上司提问时的回答都令人拉低对王漫妮人设的好感 。
第一次是那位隐性vip大妈来店里 , 王漫妮向她介绍商品的时候的推荐语是这样的:这个款式是这们这一季主打的;这个剪裁很特别的;这一季我们的包包主打白色 , 夏天嘛 , 比较清爽;这一季我们设计师主打中性的风格;我们家皮鞋也卖得很好的……同样低水准的套话 , 在一位男客人来试装时 , 她也是这样说的:我们的包包衣服都很多的 , 这觉得这双鞋的颜色特别好 , 特别适合你 。
在介绍珠宝时 , 也只是用了“传世级别”一概而论 , 在客人看上一款 , 问她是否见到过真货时 , 王漫妮回答说看过视频 , 然后对这套传世精品给出的介绍是:“非常的漂亮 。 ”
然后话风一转 , 就开始灌鸡汤:“像钻石或者珠宝呢 , 都是承载的女人的梦想 , 不管处在什么状况下的女人 , 就应该拥有追求梦想的权利的 , 那么漂亮的东西摆在那里 , 所有女人都会心动 。 ”在这段话里 , 完全没有一个奢侈品销售真正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 简单的一个“漂亮” , 再加上一个“女人的梦想”就把一套百万级别的珠宝推销出去 , 这是对奢侈品销售的一种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