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河大故事|遗世独立贡院碑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陈宇轩
在河南大学明伦校区中轴线西侧 , 两座古朴典雅的四角攒尖顶碑亭坐落于此 , 亭中各矗立一通高大厚重的石碑 。 石碑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 它们便是贡院碑 。
【历史故事】河大故事|遗世独立贡院碑
文章图片
历史的参与者
贡院是一记休止符 , 止科举 , 错落在战火硝烟 , 矗立于中州大地 。 而这碑石一先一后地建起 , 先是《改建河南贡院碑记》之石碑 , 该碑石立于1732年 , 碑文由时任河南巡抚田文镜所撰写;后是立于1844年的《重修河南贡院碑记》之石碑 , 其碑文则是由时任河南巡抚牛鉴撰写 。 《重修河南贡院碑记》的碑座是一件带有单面二龙浮雕的替代品 。 而《改建河南贡院记》碑的碑座图案 , 前面是小的二龙图 , 后面是大的单龙头 。 两通碑形制相同 , 碑帽前后是腾跃于巨浪之上的双龙石雕 , 方形碑座的四个侧面有腾龙浮雕 , 楷书碑文字体工整秀丽 , 堪称书法佳作 。 碑文虽经近几百年风吹日晒 , 仍无大缺损 。
据史料记载 , 1901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西安回銮 , 途经开封时昭告天下 , 将顺天乡试和全国会试的地点改在位于开封的河南贡院 。 而河南贡院承办1903、1904年的全国会试原因有三:一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北京顺天贡院被毁 , 河南贡院地处中原 , 规模大 , 保存好 , 可举办会试;二是《辛丑条约》规定义和团运动波及的五省四十六道府州县停办科举五年 , 河南开封正好不在其列;三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两宫回銮”途中曾抵达开封 , 与开封有缘 。 故而此二年的两次会试得以由河南贡院举办 。 1903年2月、1904年3月全国会试在河南贡院举行之后 , 历经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于1905年宣告结束 , 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在此画上了句号 。
贡院碑石印刻斑驳 , 记载着自身的变迁 , 而那些曾在贡院里怀着一腔热血参与考试、希冀着金榜题名飞黄腾达的普通士子也随着这斑驳的碑刻一并模糊了 。 这世上少有人能被历史铭记 , 但一直会有人为历史所铭记 。 他们或存在于碑刻画像上 , 或活在口耳相传中 , 或得以载入史册流传千古 。
两通贡院碑虽说历史悠久 , 意义深重 , 但由于事态变迁 , 战火连绵 , 百余年间早已被肢体分家、横躺在地 , 埋于草丛之中 。 据文学院一位教授回忆:“新中国成立之后 , 师生们整洁校园 , 将其从乱草丛中抬出 , 置于路边作为石凳 , 方便师生休息和学习之用 。 ”1963年 , 双碑又被竖立起来 , 并在此基础上修建贡院碑亭 。 同年12月23日 , 贡院碑被开封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开封市文物保护单位” 。 它虽历经风雨吹打、世事沧桑 , 却始终矗立于此 。
【历史故事】河大故事|遗世独立贡院碑
文章图片
发展的见证者
1912年 , 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 , 在欧风美雨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中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 始建于河南贡院旧址(明伦校区所在地) , 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 。 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 , 1942年升格为国立河南大学 , 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 , 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 新中国成立后 , 经院系调整 , 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 。 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 , 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 。
2000年7月10日 , 河南省委、省政府隆重举行新河南大学成立大会 。 2个月后 , 省委决定在开封市西郊征地2000亩 , 用于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建设 , 省政府将此工程列入规划重点项目 。 金明校区承载着新的育人使命 , 复刻了百年文脉肌理 , 为下一个时代孕育出万千桃李 。 2008年10月 , 河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 , 河南大学正式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 2016年9月 , 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 。 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 2021年9月 , 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启用 。 2022年 , 河南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
此间几多发展变化 , 贡院碑都同河南大学、同河南大学代代师生们栉风沐雨、筚路蓝缕 , 在断壁残垣中新生、于时代新声中复兴 , 跟随着国家发展的脉动向前展望、迈向未来 。
光阴的守望者
花脊走兽 , 斗拱承檐 , 檐飞起翅 , 四角如翼 , 匾额古典花纹庄重 , 额枋、雀替彩绘典雅 , 那柳体金字书写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历久弥新 , 巍峨城墙磅礴大气 , 巍巍铁塔昂首矗立 , 古朴礼堂无与伦比 。 春花浪漫 , 夏雨潺潺 , 秋风飒飒 , 冬雪皑皑 , 四季亦在此留下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