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市值百亿的喜茶奈雪们,并不靠奶茶赚钱( 二 )


当中低端奶茶品牌们都在不断推出草莓、葡萄、西瓜等鲜果茶时 , 对于原料和品质的保证成了喜茶奈雪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 比如今年的水果“内卷战”就是很好的印证 。 油柑、黄皮等小众水果 , 通过喜茶奈雪打响了全国 , 而这些水果原本产量就有限 , 且辐射全国需要很高的成本投入 , 喜茶奈雪的价格定位能够承担的起这些小众水果在消费市场的定价 , 也更需要靠这些“头部”水果 , 来持续让品牌跑在前列 。
当然 , 油柑产地们正在提高产量 , 水果供应链的成本总会被不断缩减 , 但要注意的是 , 当小众水果变成大众 , 并不意味着喜茶奈雪会降价 , 只是会有更多油柑走进茶百道和古茗的店铺 , 喜茶奈雪们还是要持续去挖掘新的品类 。
从奈雪招股书来看 , 排在前两位的是材料成本和员工成本 , 两者占比总和为67% , 是奈雪的茶成本大头 。 这应该是所有做直营品牌所面临的核心问题 , 甚至是价格段虽在20元左右 , 却一直坚持直营的茶颜悦色所要考量的问题 。
虽然盘踞在各大高端商圈 , 但从成本数据来看 , 外界以为的房租成本却并不重 , 而这背后的关键就是在于品牌带来的议价能力 , 但品牌的所谓房租优势 , 却并不能带来规模效应 。 当一个商圈以及城市内的品牌店覆盖越密集 , 单店带来的营收则会相应下降 。
这终归考验是单店坪效问题 。 华创证券首席分析师王薇娜在接受采访时做了个测算:“一线城市最好的商圈 , 比如说北京大悦城 , 上海浦西这种商圈的负一楼和五六楼租金将近50/平 。 这么贵的情况下 , 门店一平一年要产生1.8w的租金 , 并且要把租金压在20%这条线 , 因为超过20%就更难赚钱了 , 那就得做到10万的坪效 。 ”
而在东吴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测算 , 同样的标准店坪效 , 喜茶是10-15万 , 乐乐茶是15-18万 , 蜜雪冰城是5-6.7万 , 而奈雪仅为4-5万 。 目前看来 , 奈雪为了提高坪效已经主打Pro店模式 , 而喜茶的Go店是怎样的数据情况还不得而知 。
所以说 , 靠奶茶成就的新式茶饮代表们 , 并不一定能在奶茶上找到盈利的解法 。 资本的助力是在这个赛道搏杀的关键 , 资金不能停 , 但资本的耐心也是有限度的 。
卖茶包会是终局?
可以肯定的是 , 开店数量已经不是眼下奶茶品牌的竞争所在了 。 一方面是门店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 另一方面赛道进入新零售领域 , 触点逐渐移至线上 。
如果从奶茶外卖的视角看 , 奶茶作为门店饮料是一个LBS的行业 , 因此点位和密度是非常重要的 , 但按照前面推出的观点 , 喜茶奈雪们的门店数量是把双刃剑 , 铺量并不是它们所追求的目标 。 因此 , 也能看到线上订单占比最大的仍是10-20这个区间的加盟品牌们 。
一位喜茶内部人员对「电商在线」透露 , 今年喜茶的目标并不在开店数量 , 也会减少品牌联名的营销动作 , 除了在几个省会级的城市会布局灵感店外 , 更多的精力在于产品本身 。
从「电商在线」的观察来看 , 喜茶对产品本身的研发 , 除了常规上新的奶茶品类 , 还有包装制品 , 比如喜茶果汁茶 。 而在此之前 , 记者了解到 , 喜茶旗下的包装类产品 , 喜小瓶瓶装水是卖得最好的品类 。
在奶茶之外找增量 , 几乎是几个头部品牌共同在做的事情 。 「电商在线」之前在走访奈雪的茶Pro店时发现 , 店里最显眼的位置 , 都留给了标准化生产的包装制品 , 比如茶包、饼干、酸奶块等 , 相比之前主打欧包的路线 , 这些包装制品显然更容易提升单店坪效 。
一个很直接的原因 , 包装制品有更高的毛利率空间 。 就拿几个品牌都会卖的茶包为例 , 「电商在线」梳理下来发现 , 几个品牌大多定价在1盒(7包*3g)48元 , 相当于2.2/g , 如果按照市面上散装茶叶的价格来看 , 已经进入到千元1斤的茶叶档次 , 茶包所含的品牌溢价空间显而易见 。
而这个定价区间 , 却刚好可以成为奶茶的“替代品” , 原本只能买2杯喜茶的钱 , 现在可以喝7杯喜茶泡出来的茶 。
并且直营门店的优势 , 可以在这些包装制品上充分发挥出来 , 门店一边卖奶茶 , 一边卖茶包 , 无疑是两全其美的生意 。
在“卖货”上最卖力的还有茶颜悦色 , 这个价格定位在中段 , 并且还属于区域性品牌的奶茶店 , 已经火遍全国 。 不管是出于品牌的谨慎选择 , 还是“饥饿营销”的考虑 , 茶颜悦色仅布局在武汉和长沙两地 。 因此 , 对于茶颜来说 , 门店的流量价值更是难能可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