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杨泥娃
编辑|斯问
去年秋天 , 我们还在为“第一杯”奶茶甜上头 , 今年夏天的奶茶市场已然硝烟弥漫 。
一边是有消息称喜茶完成5亿美元融资 , 估值直追600亿 , 而另一边 , 刚拔得“奶茶第一股”的奈雪 , 上市道路并不坦途 , 截止目前 , 总市值约265亿港元 。
当然 , 在IPO落地之前 , 喜茶需要跑的更快 , 才能撑起这“前所未有”的估值 , 而奈雪们也需要找到自己新的增长曲线 。
奈雪上市的招股书作为前车之鉴 , 揭开了奶茶行业的些许真相:盘踞高端商圈和高线市场 , 卖着人均近30元一杯的现制新式茶饮们 , 并不赚钱 。 门店数量与维持高端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之间 , 如何能找到盈利的平衡点 , 还并没有清晰路径 。
于是 , 我们逐渐看到奶茶们的竞争进入到另一个领域 。 奈雪开始推PRO店来减少面积并扩充商品种类 , 奶茶之外卖起了茶包、饼干 , 谋求提高单店坪效;喜茶也从气泡水延展到茶包、冰淇淋;茶颜悦色的店员们一边做奶茶一边喊着“在家逛街逛天猫”的口号 , 官旗店铺里一款手摇奶茶能上线5分钟被抢光......
这些以直营模式为核心的奶茶品牌们 , 未来的终局或是卖茶包等更高毛利的新零售探索 。
奶茶们的两种生意
融资、上市、营销破圈 , 资本市场依旧响彻着新式茶饮的故事 。
奶茶这门生意到底好在哪里?抛开其他不谈 , 高迭代+低门槛+高毛利的现制饮品 , 绝对是比餐饮店更稳稳地幸福 , 这也成了它能收割一批年轻人奔赴这个行业的根本原因 。 但奈雪的招股书 , 揭开了奶茶生意的另一面 , 被原材料+人力+房租切割掉的成本支出 , 压得利润喘不过气 。
这门看似矛盾的生意 , 其实导向了一种观点:奶茶是品牌盈利的一部分 , 却不是盈利的终局 。
解析奶茶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 , 以单价划分的市场卡位成了分级标准 , 25元的客单价成了分水岭 。
人均单价25元以下的奶茶品牌 , 是一片拥挤的赛道 , 不仅有coco、一点点、古茗为代表的品牌们 , 还有单价10元以下的蜜雪冰城 。 它们大多以加盟模式为主 , 而这些奶茶品牌们真正在做的 , 是一手对接的加盟商为其开疆扩土 , 一手将供应链形成品牌个性化且可快速复制的模型 , 盈利的关键在于撬动了夫妻老婆店的房租和人力杠杆 。
蜜雪冰城是这里面最极致的玩家 , 深入到最下沉最密集的开店区域 , 并且自建了原料供应基地 , 把两只手的效力发挥到最大化 , 靠店里4元1杯的柠檬水 , 就撑起了20%的营收 , 也因此成了门店数量过万 , 且拿到持续融资的网红品牌 。
而人均单价高于25元的奶茶品牌 , 探入的是高端品牌市场 , 也就是一二线的城市 , 这里规模算不上大 , 却是网红和资本属性最强的赛道 。 无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品牌定位 , 奈雪与喜茶都是可以拿来相提并论的两个品牌 , 根据奈雪招股书数据 , 人均茶饮单价在27元 。
直营模式 , 成为喜茶、奈雪和其他品牌的本质性不同 。 这就像特斯拉和苹果靠直营体系 , 维持了高端且有调性的品牌价值 , 关键是形成了品牌溢价的空间 , 喜茶奈雪也是同样的思路 , 在研发产品上的优势 , 再通过直营门店来保持产品力和品牌力 , 从而形成规模效应 。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 , 不管是卖车的特斯拉和卖手机的苹果 , 都在卖标品 , 这些流水线上出来的商品可以产生足够强的规模效应 , 而喜茶奈雪们主打的这些新鲜水果+现制茶的饮品 , 会带来同样的规模效应吗?
【喜茶|市值百亿的喜茶奈雪们,并不靠奶茶赚钱】
靠卖奶茶真不赚钱
答案是否定的 , 喜茶和奈雪之所以脱颖而出 , 正是因为开拓了水果与现制茶饮组合而成的新茶饮 , 但无论是水果的采摘运输 , 到人工剥壳 , 乃至新鲜茶叶的冲泡 , 每一环都离不开人工的参与和难以被规模所摊薄的成本投入 。
- 喜茶奈雪降价、乐乐茶再关门店 新茶饮三巨头怎么了?
- 调价|新茶饮赛道持续洗牌,喜茶全面下调产品价格
- 价格带|告别30元时代,喜茶全面下调饮品价格
- 芝芝芒芒|喜茶全线产品调至30元以下 网友喊话“卷起来”
- 降价|喜茶降价!最低9元一杯,所有饮品不涨价,今年内不会推出29元以上的饮品
- 饮品|喜茶:今年不涨价,年内不再推出29元及以上饮品
- 美式咖啡|喜茶再降价,全线产品低于30元,还保证今年不涨价
- 饮品|喜茶宣布不涨价 今年不再推出29元以上的饮品
- 沙利文|喜茶宣布告别30元时代 15-25元产品占比60%
- 饮品|喜茶全线产品调至30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