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安说教育|让刘备请了三次才出山?,诸葛亮为什么摆那么大的谱
诸葛亮为什么摆那么大的''谱'' , 让刘备请了三次才出山?
——''三顾茅庐''敢情是在玩''饥饿营销''
文章图片
公元207年 ,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 已经成为''贤君求贤''的典范!
''三顾茅庐''在《三国演义》里有非常精彩的描述 , 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事 , 正史里有记载 , 诸葛亮的出师表也有表述 , 真实性不用怀疑!
''三顾茅庐''真实性没问题 , 问题是诸葛亮为什么要让刘备请三次?有必要摆这么大谱吗?
以前通讯不发达 , 第一次去请遇不到很正常 。 但第一次没遇到 , 刘备肯定会给诸葛亮的家人或邻居打招呼 , 还会来的 , 那诸葛亮第二次就没必要躲出去 , 就应该在家附近等着;或者干脆自己去新野毛遂自荐!
事出反常必有''妖'' , 诸葛亮既然摆这么大的''谱'' , 一定是有他自己的考虑 。 具体原因推析如下:
首先 , 诸葛亮对是否出山一直处于矛盾纠结中 , ''三顾''是他态度犹豫的表现!
在诸葛亮职业生涯规划中笔者已经分析了 , 诸葛亮的职业理想是''兴复汉室'' , 职业目标是成为服务对象所在集团的''二把手'' , 符合这条件的职位只有刘备集团能提供 。
刘备是公元201年投奔刘表的 , 三顾茅庐时间是公元207年 。 也就是说刘备在三顾茅庐以前 , 在新野已经呆了七年左右 。 这七年里 , 刘备的一举一动诸葛亮都看在眼里 , 诸葛亮应该可以确认刘备确实是想''兴复汉室''的!
文章图片
为实现“兴复汉室”的职业理想 , 诸葛亮五次北伐
诸葛亮的职业理想是''兴复汉室'' , 这一点应该也不假 。 因为刘备死后 , 诸葛亮全面主持蜀汉政务 , 穷尽蜀汉国力五次北伐 , 最后累死在北伐前线五丈原 。
当时的蜀汉国内 , 上至后主刘禅、中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 , 绝大多数都不主张北伐 , 如果诸葛亮不是真心想''兴复汉室'' , 根本就没必要逆全蜀国人民的意愿''一意孤行''!
诸葛亮想''兴复汉室'' , 但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 , ''汉室''已经很难''兴''了 。 这个观念 , 在当时人的眼里和嘴里 , 就是用''天时''两个字来表达 , 其意就是大汉朝气数已尽 , 行将就木 , 新的政权将取代大汉朝而建立 。
诸葛亮才能堪比管仲 , 是荆襄一带最杰出的士人 , 就是当时的全中国 , 战略眼光及才学能和诸葛亮一比的 , 也就是郭嘉、司马懿、庞统等少数人 。 连司马徽、崔州平、石广元这些人都知道大汉朝气数已尽 , 宁愿归隐 , 也不愿意出仕来趟乱世的浑水 。 诸葛亮人中龙凤 , 他怎么会不知道''天时''已经不再眷顾''大汉朝''?
文章图片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 占尽天时
诸葛亮的职业理想是''兴汉'' , 但大汉朝又失去了''天时'' , 曹操、孙权这些集团的使命又和他''兴复汉室''的职业理想相冲突 , 所以诸葛亮宁愿务农 , 也不愿意到曹操、孙权或刘表那儿求个一官半职 。 《出师表》说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应该就是这种归农心态: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本布衣 , 躬耕于南阳 , 苟全性命于乱世 , 不求闻达于诸候 。
但现在刘备要找请他出山了 , 诸葛亮又犹豫了!
出山辅佐刘备 , 有可能帮助刘备三分天下 , 但''兴复汉室''还是很难 , 最后拼命努力的结果有可能就是''镜花水月''!
文章图片
天命难违 , 诸葛亮只能做到谋事在人 , 成事在天
不出山辅佐刘备 , 诸葛亮又不甘心 , 平生所学、满腹经纶、鸿鹄一样的冲天抱负、经天纬地一般的乾坤大才 , 难道就这么化作几本普通的农家种菜书?
- 历史神秘事|刘备说了4个字,诸葛亮听到心寒,赵云听完想回常山,张飞被杀后
- 寂寞的红酒|关羽为何非要找他比武,马超归顺刘备后
- |诸葛亮果真能帮刘备一统天下?毛主席直言:从一开始就葬送了蜀国
- 霍山笔魂|诸葛亮到底发现了什么?竟连忙规劝刘备赐死刘封,关羽死后
- 刘备|刘备临死前想让诸葛亮继位?把刘备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一读,就明白了
- 科技论|赵云为什么追随一个卖草鞋的刘备呢?
- 科技论|没有带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不被重用吗?,刘备夺取益州、汉中
- 小羊谈世界|若刘协落到刘备手中,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刘备称帝后
- 诸葛亮|诸葛亮果真能帮刘备一统天下?毛主席直言:从一开始就葬送了蜀国
- 博野史说|刘备听到关羽死讯大哭吐血,为何听到张飞死讯却极平静,同为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