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中国面条文化的发展史

在不同朝代均有对面条之记载 。 由初期的东汉、魏晋南北朝、到后期唐宋元明清都有史料纪录 。 但起初对面条之名称却不统一 , 除普遍水搅面、煮饼、汤饼外 , 亦有称水引饼、不托、馎饦等 。 “面条”一词直到宋朝才正式通用 。
【爱历史】中国面条文化的发展史
文章图片
形状更似扁平的面揪皮 , 但口感上都“滑美殊常” , 这是中原地区最早的汤面 。
中国虽不是面条的最早发源地 , 却是人类现存至今最早面条的发现地 。 四千多年前 ,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摧毁了中国西北部的一个村庄 , 紧随其后的洪水又将其封冻 。 四千多年后 , 准确说是在2005年 , 考古学家们在被称为“中国庞贝”的青海喇家村里 , 发现了裸露在岩层中长约50厘米、宽约3毫米的面条 。 不过在那时它的名字很有可能还不叫“面条” 。
在中国 , 最早的面条被叫做“饼”或“汤饼” 。
1400年前的《齐民要术》首次记载了制作面条的“水引馎饦法”——
“挼(ruó)如箸大 , 一尺一断 , 盘中盛水浸 , 宜以手临铛上 , 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 。 ”
“挼如大指许 , 二寸一断 , 著水盆中浸 , 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 , 皆急火逐沸熟煮 。 ”
简单来说 , “水引面”是将拉成筷子粗细的面条 , 掐成一尺状 , 水浸之后 , 在沸锅的蒸汽上用手快速捏成扁条状下锅 , 煮熟出锅淋上鸡汤 。 馎饦的做法与水引面相似 , 只是形状更似扁平的面揪皮 , 但口感上都“滑美殊常” , 这是中原地区最早的汤面 。
【爱历史】中国面条文化的发展史
文章图片
中国唐朝 , 便有提到当时宫廷要求冬天要做“汤饼”;夏天则做“冷淘” 。 元代出现了可以长期保存的“挂面”;
中华面条既属经济饱肚的主食 , 还可作登大雅之堂的上佳美食 。 据史录 , 很多达官贵人均喜吃面 , 并会以面食招待贵宾 。
中国唐朝 , 便有提到当时宫廷要求冬天要做“汤饼”;夏天则做“冷淘” 。 元代出现了可以长期保存的“挂面”;明代又出现了技艺高超的“抻面” 。 这些制面技艺的出现都为面条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爱历史】中国面条文化的发展史
文章图片
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内地的面条 , 又从这里向北向东传播 , 进入蒙古、韩国和日本 , 向南进入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 , 面条文化席卷了东亚及东南亚各地 。
在面条刚被引入欧洲时 , 中国的面条已经进入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繁荣期 。 宋代都城开封别称“面条之都” , 这座拥有50万人口的国际都市(同期的巴黎只有10万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业街 , 商业街上鳞次栉比的食肆比欧洲大型餐馆的出现早了五百多年 。 手擀面、刀切面、拉面……食肆中主流的面条做法就有三十多种 。 可想而知处于宋代开封的百姓和官员对面条的喜爱啊!
【爱历史】中国面条文化的发展史
文章图片
最典型的面食文化传递莫过于日本 。 同样是在宋朝 , 一位名叫“圆尔辨圆”的日本僧人(后被称为“面条和尚”)从临安学成归国 。 他的归国行李里除了禅宗佛教的经书 , 还有一张以水车带动齿轮的磨面机设计图 。 来自中国的磨面技术连同吃面的风尚 , 经由日本僧人一起传到了日本的寺庙厨房 。 以小麦或荞麦磨粉制成面条 , 煮熟后浇上海藻和蘑菇熬制成的高汤 , 日本僧人只有在吃面的时候才被允许发出进食声 , 而面条从僧侣流传到日本民间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习俗:吃面的时候发出的声音越大 , 越表示礼貌 。
【爱历史】中国面条文化的发展史
文章图片
以小麦或荞麦磨粉制成面条 , 煮熟后浇上海藻和蘑菇熬制成的高汤
从唐代起 , 细长的面条在中华饮食文化中有长寿、绵延不绝的美好寓意 , 因此寿星过生日少不得一碗长寿面 。 同样的彩头也在亚洲的面条圈里流行:
【爱历史】中国面条文化的发展史
文章图片
细长的面条在中华饮食文化中有长寿、绵延不绝的美好寓意
日本人流行在七月初七那天吃素面 , 以祈愿“好运连连” , 除夕时候也会吃面条 , 叫做“年越面”
韩国在婚礼当天的宴席上要有面条 , 意寓“白头偕老、天长地久”
泰国在传统欢庆日里吃面条 , 为的是“喜事不绝”
【爱历史】中国面条文化的发展史】这种又细又长的食物如纽带一般 , 从中国出发 , 联系了亚洲各国的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