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国内首个 “江南文化艺术展”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 二 )


苏州之外 , 位于扬州古城东南的何园 , 乃园主人何芷舠在壮年辞官后斥巨资所建 。 进入何园大门 , 花木丛中迎面一道云墙 , 上有何芷舠自书匾额“寄啸山庄” , 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依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 。 以此题名 , 园主人寄情山水田园的志节情怀便无须赘言 。 上海嘉定 , 秋霞园内的山景湖石“南山”取自东晋陶渊明名句“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山北边的“桃花潭”源自《桃花源记》 , 可见当年园主人对陶渊明高风亮节之仰慕 。 环桃花潭的建筑中 , “池上草堂”为园主人赏荷读书之所 。 《池上篇》和《草堂记》同为唐代白居易的晚年作品 , 寄托了诗人退隐息躬的情怀 。 取名“池上草堂” , 实为追忆古人避世隐居之意 , 以他人之曲 , 抒己之胸臆 。
多年之后 , 那些曾经承载了古人诗情与胸臆的园林也历尽沧桑 , 有了各自新的归宿 。 它们中的一部分经悉心修缮后重见天日 , 一代名园的风姿得以永续传世 。 另一部分则疏于打理 , 虽骨骼肌腱尚存 , 却野草丛生 , 残破凋零 。
当我们在谈及江南文人园林的延续与创新时 , 狮子林畔被建筑大师贝聿铭唤作“小女儿”的苏州博物馆或许是对“中而新 , 苏而新”的最好诠释 。 它就生长在苏州民居之中 , 用的是一样的坡度屋顶 , 一样的白墙黛瓦 。 它就在拙政园近旁 , 却没有抄袭江南园林的手法 , 而是用全新的结构和形式设计了亭子 , 挖了水池 , 堆了假山 , 建了小桥 。 它从拙政园文徵明手植的古藤上移来一株新枝 , 意味着将苏州园林的文脉延续 。 今天 , 我们世代珍爱的江南园林或许也要遵循这样的路子 , 才能继承和发展 。
造园:园主将文心和修养融合在造园过程中 , 使得江南私家园林尽管占地有限 , 却别有韵味和洞天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一书的启示之二在于:江南私家园林大都占地有限 , 却韵味丰富 , 别有洞天 , 关键就在于园景中融合了园主的文心和修养 。
“主人无俗态 , 作圃见文心”是明代书画家陈继儒为其友人所作园记《青莲山房》中的赞语 。 在造园的初始构思阶段 , 文人雅士们常如吟诗作文一般来对待园林创作 。 清代园林评论家钱泳从江南文人园林的构思布局中看到了造园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共同点 。 他在《履园丛话》中说道:“造园如作诗文 , 必使曲折有法 , 前后呼应 , 最忌堆砌 , 最忌错杂 , 方称佳构 。 ”好的文人园林可使游园者感到画境中的一股文心 , 其一山一水 , 一草一木 , 一亭一榭 , 似乎都经过仔细推敲 , 犹如作诗时对字的锤炼 , 有曲有直 , 有藏有露 , 最终融合成一首动人的风景诗篇 。
“雅”“朴”是文人园林中最为典型的布局特点 。 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中独有的范畴 , “雅”有宁静自然、风韵清新、简洁淡泊、落落大方之意;“朴”则有质朴、古朴、朴素 , 不求华丽繁琐的特点 。 文人园林在建造时往往承担着休憩赏景、养性读书的功用 , 因此典雅清静、自然清新是它们最为普遍的特点 。 园中建筑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灰瓦白墙 , 木装修也多为深褐色 。 台基及铺地或用青砖灰石 , 或用更为朴素的卵石碎瓦 , 其图案也多选用格子纹、冰裂纹或简洁的植物花叶式样 。 即便是用来“点睛”的匾额和楹联 , 也常用木板或大竹阴刻 , 以求自然古雅 , 与园林协调融合 。
被尊为中国古代田园山水诗鼻祖的东晋诗人陶渊明 , 可以说是华夏园林中文人村宅园林的创始人 , 他的田园居堪称文人园林的“质朴”典范 。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将自己隐居躬耕的处所描绘成“方宅十余亩 , 草屋八九间 , 榆柳荫后檐 , 桃李罗堂前”的村居园林 , 朴实无华的清隽格调成为日后文人园林的发展基调 。 这一时期 , 一些身居高位的文人在修建园林时也讲究自然清雅 , 如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宅园 , “筑山穿池 , 列树竹木” , 以灵秀取胜;又如南梁名臣徐勉的郊园 , “桃李茂密 , 桐竹成荫 , 塍陌交通 , 渠畎相属 , 渎中饶荷叶筏 , 湖里颇富芰莲” , 一派田园风光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朝宋名士戴颙在苏州城东北部建造的宅邸 , 其“聚石引水 , 植树开涧 , 少时繁密 , 有若自然” , 成为苏州文人园林体系的发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