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湘军兵力只有12万人以下,却屡屡以少胜多!曾国藩:“兵不在多,而贵在精!”

太平天国起义运动失败以后 , 有人曾问大清“第一功臣”曾国藩取胜的秘诀 。 曾国藩笑了笑回了八个字:“兵不在多 , 而贵在精!”
【爱历史】湘军兵力只有12万人以下,却屡屡以少胜多!曾国藩:“兵不在多,而贵在精!”
文章图片
金田起义后 , 晚清的八旗军和绿营军在太平军面前不堪一击 。 由于“信仰”的原因 , 太平军当时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强悍的一支起义军了 。
清廷一看自己的正规军已经难堪大用 , 便不得不鼓励各地自行组建武装力量 , 以此来对抗咄咄逼人的太平军 。
而曾国藩麾下的湘军 , 无疑是整场战争中名气虽大 , 战功最高的一支地方武装了 。
但有意思的是 , 作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功劳最大的一支清军武装 , 湘军的总兵力一直都控制在12万人以下 。
区区12万人 , 却消灭了号称拥有百万大军的太平军 。 这主要归功于曾国藩不同寻常的治军理念:兵贵精不贵多!
那么 , 如何做到这个“精”字就大有学问了:
首先 , 为了保证“士兵绝对忠诚” , 曾国藩每次都是派人回湖南老家去征兵 。
【爱历史】湘军兵力只有12万人以下,却屡屡以少胜多!曾国藩:“兵不在多,而贵在精!”
文章图片
哪怕湘军在战斗中损失惨重 , 他仍坚持这一征兵信条 , 绝不会在当地随便拉人当兵 。
因为曾国藩很清楚:那个年代的人 , 都有很深的地缘情感 , 而这种情感因素 , 能让湘军轻而易举地变成一个凝聚力十足的战斗团队 。
其次 , 湘军征兵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则:绝不会收当过兵的人 , 只收农民 。 因为在曾国藩看来 , 当下正是用人之际 , 而那些当过兵的人居然会“无主” , 要么是因为他吃不苦 , 要么就是因为这个老兵有叛心不可信 。
而湘军最爱招的人就是那些最底层的农民 , 曾国藩认为这些人一能吃苦 , 二是比较厚道 , 最适合当兵!
除了士兵 , 曾国藩对将军的挑选也很有智慧 , 他提出“将强则兵强 , 将刚则兵刚!”意思就是 , 一位好的将领带出来的兵绝不会差;反之 , 将熊熊一个 , 兵熊熊一窝 。
所以 , 湘军当时集中了很多像曾国荃 , 程学启 , 左宗棠 , 彭玉麟 , 胡林翼等这样的良将 。 这些人中有曾国藩的弟弟 , 学生 , 还有太平军过来的降将 。 在曾国藩那里 , 只要你有才 , 都可以得到重用 。
而且为了维系湘军各营的核心战斗凝聚力 , 曾国藩还规定了一条“将易兵散”的制度:一个营的主帅如果战死了 , 那么这个营的士兵将会被迅速解散 。
曾国藩之所以这样做 , 就是为了能让所有士兵都团结在自己营帅的身边 , 保证在战争中能上下“一条心” 。 士兵们的命运和主帅“捆绑”在一起后 , 他们也就没有理由不奋勇拼杀了 。
在和太平军的交手过程中 , 湘军一直坚持“兵贵精 , 不贵多”这一原则 , 并取得十分好的效果 。 例如曾国荃的吉字营 , 就打了很多以少胜多的恶仗 。 特别是雨花台一战 , 几万湘军硬是让20万太平军无可奈何 。
其实太平军早年治军和招兵理念和湘军很相似 , 军中当时有很多广西客家兵 , 他们都是来自于穷苦人家 , 生活上吃苦耐劳 , 战斗中勇猛无比 。
但太平军后来进入安徽 , 湖北和江西 , 湖南招兵时 , 只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的做法 , 让太平军的兵员素质大幅下滑 , 甚至可以说鱼龙混杂 。
这种征兵的后果很严重:太平军内部很快派别林立 , 人心不齐 。 到了太平天国战争后期 , 太平军各支部队 , 各个将领打仗时几乎都是“各打各的” , 只顾着争夺利益而不相互救援 。
【爱历史】湘军兵力只有12万人以下,却屡屡以少胜多!曾国藩:“兵不在多,而贵在精!”
文章图片
【爱历史】湘军兵力只有12万人以下,却屡屡以少胜多!曾国藩:“兵不在多,而贵在精!”】甚至还有不少太平军将领 , 不惜和自己的队友拼个“鱼死网破” , 比打清军还狠 。 所以 , 在这种敌我双方“此消彼涨”的情况下 , 兵力处于劣势的湘军 , 反而逐渐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 。 而号称百万之众的太平军 , 败就败在“征兵不严 , 治军不整 , 军心不齐” 。
作者:驿站枫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