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铲史官|曹操抢着做,“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底能得到什么?,袁绍不做( 三 )


在东汉末年 , 军事占领并不能完成对一个地方的实际掌控 , 只有赢得了豪强们的认同 , 才能拿到经济大权 , 才有钱供养军队 , 也在完成了对地方的真正掌控 。
而如何赢得地方豪强们的支持呢?答案是 , 大义名分 , 简单点说 , 汉室这个金字招牌 。
为何孙策已掌控江东 , 却低声下气的问汉廷索要将军的名号?为何刘备走到哪里都说自己是“皇室贵胄”?为何袁术四世三公的牌子一立 , 走到哪里都是要兵有兵、要粮有粮、要地位有地位?
都是因为汉室这个没落的金字招牌 。 孙策何尝不知道汉室早已是空架子 , 所谓将军的名号并不能派给他一兵一卒;刘备何尝不知 , 皇帝都不管用了 , 皇叔管个屁用;袁术何尝不知 , 所谓四世三公不过是祖上多念了几本书 , 出了几位位高而无权的朝廷三公 。
一品铲史官|曹操抢着做,“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底能得到什么?,袁绍不做
文章图片
那么 , 为何他们都要拼命要去争取这个名分呢?因为这个身份能赢得士族豪强们的支持 。
虽然我们的史书上很少提到经济相关的东西 , 但无疑 , 在任何时候 , 政权建设、供养军队都需要钱袋子 。 而那些名分的背后 , 就是豪强们带来的钱袋子和兵源 。
那么 , 反过来说 , 士族豪强们为何会认已经衰微的汉室名分呢?因为在没有下一个大义名分出来之前 , 底层的百姓还停留在东汉帝国构建和维持了200多年的社会秩序之中 。
对豪强们来说 , 赋税交给谁不是交呢 , 但如果交给汉室任命的官吏 , 那么还可以借用汉帝国构建的社会秩序 , 强化自己在社会底层的权威和影响力 , 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是东汉末年的“潜规则” 。
说到底 , 豪强士族们还需要利用汉室这个金字招牌 , 是因为还有利可图 , 而孙策、刘备们挤破脑袋得到汉室的任命和身份 , 就是为了从中分一杯羹 。
而现在 , 这碗羹从袁绍的眼皮子底下 , 到了曹操的饭碗里 。 等到曹操吃饱喝足了 , 袁绍才觉得后悔了 。
04迁都之计
一直以来 , 袁绍都把曹操看做是自己的小弟 , 自己多次救曹操于危难的边际 , 等待着曹操势穷来投 。
然而 , 袁绍等来的是一份诏书 。 在这份诏书中 , 天子指责袁绍“地广兵多而专自数党 , 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 。 谁都知道 , 名义上是天子的诏书 , 实际上就是曹操的意思 。
一品铲史官|曹操抢着做,“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底能得到什么?,袁绍不做
文章图片
袁绍没想到未抢先“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后果这么严重 , 肠子都悔青了 。 但还是不得不上书为自己辩解了一番 。
紧接着 , 曹操以天子的名义 , 封袁绍为太尉、邺侯 , 而将自己封为大将军 。 东汉时 , 大将军一般掌全国军政 , 位在三公之一的太尉之上 。 这下 , 袁绍更加生气了 。
虽然天子的大旗对地方豪强和小诸侯十分管用 , 但毕竟无法直接令袁术、袁绍等大军阀束手 , 这一点 , 曹操十分清楚 。
因此 , 第二年 , 曹操以孔融持节 , 拜袁绍为大将军 , “兼都冀、青、幽、并四州” , 而自己退居司空之位 , 这才将袁绍暂时安抚下去 。
但袁绍每次拿到汉献帝的诏书 , 都觉得屡屡为曹操制约 。 于是 , 袁绍要求曹操奉汉献帝迁都鄄城 。 因为此地近河北 , 便于自己控制天子 。 这便是迁都之计 。
到手了肥肉怎能拱手于人?曹操自然一口回绝了袁绍的迁都要求 。
袁绍的谋士田丰对袁绍说 , 既然迁都之计不能实现 , 那么只有尽快攻打许都 , 否则落于人手 , 后悔不及 。
然而 , 袁绍忙于彻底铲除公孙瓒 , 没有实行这个计划 。 而曹操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 从一个不起眼的诸侯逐渐成为仅次于袁绍的第二大军阀 。
一品铲史官|曹操抢着做,“挟天子以令诸侯”到底能得到什么?,袁绍不做
文章图片
袁术败亡后 , 曾写信让“帝位”于袁绍 , 而袁绍主簿耿苞趁机劝袁绍称帝 。 袁绍也有此意 , 便将耿苞的意见告诉幕僚 , 然而大家都主张杀耿苞 , 无一人提议袁绍称帝 。 袁绍不得已 , 杀了耿苞 。